心智的门铃--英语新词的认知阐释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为什么要研究新词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方法和语料 | 第16-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英语新词研究概览 | 第20-41页 |
·引言 | 第20页 |
·界定新词 | 第20-30页 |
·新词的定义 | 第20-27页 |
·新词的分类 | 第27-30页 |
·国外英语新词研究 | 第30-35页 |
·国内英语新词研究 | 第35-40页 |
·英语新词的词典编纂 | 第35-36页 |
·英语新词的构词研究 | 第36-37页 |
·英语新词的文体和语用研究 | 第37页 |
·英语新词来源与社会文化因素研究 | 第37-38页 |
·英语新词的翻译研究 | 第38-39页 |
·新趋势:英语新词的认知研究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新词认知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1-62页 |
·引言 | 第41页 |
·认知语言学概说 | 第41-43页 |
·认知词汇语义学 | 第43-61页 |
·范畴化与原型理论 | 第46-49页 |
·隐喻论 | 第49-51页 |
·转喻论 | 第51-56页 |
·概念整合理论 | 第56-60页 |
·词汇命名学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认知视角下的新词 | 第62-100页 |
·引言 | 第62页 |
·新词:从个体认知到群体认知 | 第62-63页 |
·新词是范畴化的产物 | 第63-77页 |
·新词与范畴化 | 第63-72页 |
·新词与原型范畴的动态性 | 第72-77页 |
·新词与创新思维 | 第77-82页 |
·新词的认知和语用功能 | 第82-92页 |
·新词意义的百科性和理据性 | 第92-96页 |
·新词意义建构中的创新性整合 | 第96-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英语新构词的认知阐释 | 第100-167页 |
·引言 | 第100页 |
·英语新构词的主要构词形式 | 第100-104页 |
·隐喻与英语新构词 | 第104-117页 |
·隐喻与复合新词 | 第106-115页 |
·隐喻与拼合新词 | 第115-116页 |
·隐喻与派生新词 | 第116-117页 |
·转喻与英语新构词 | 第117-133页 |
·转喻与复合新词 | 第119-127页 |
·转喻与转类构词 | 第127-129页 |
·转喻与派生新词 | 第129-130页 |
·转喻与拼合词和缩略词 | 第130-132页 |
·转喻与隐喻在英语新构词中的共同作用 | 第132-133页 |
·类比与英语新构词 | 第133-155页 |
·类比与复合新词 | 第142-149页 |
·类比与拼合新词 | 第149-151页 |
·类比与新构词成分的产生 | 第151-155页 |
·概念整合与英语新构词 | 第155-165页 |
·复合新词中的概念整合 | 第155-160页 |
·拼合新词中的概念整合 | 第160-165页 |
·小结 | 第165-167页 |
第六章 英语新义词的认知阐释 | 第167-191页 |
·引言 | 第167页 |
·隐喻与英语新义词 | 第167-174页 |
·转喻与英语新义词 | 第174-182页 |
·类比与英语新义词 | 第182-184页 |
·概念整合与英语新义词 | 第184-189页 |
·小结 | 第189-19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91-198页 |
·结论 | 第191-193页 |
·启示 | 第193-196页 |
·对英语新词翻译的启示 | 第193-195页 |
·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第195页 |
·对新词词典编撰的启示 | 第195-196页 |
·本研究的局限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96-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8-213页 |
附录 | 第213-2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237-238页 |
后记 | 第2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