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综述 | 第13-20页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3-15页 |
·国外学者的观点 | 第13页 |
·国内学者的观点 | 第13-15页 |
·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15-18页 |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不同模式盈余管理的特征 | 第16-18页 |
·盈余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国外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 第20-29页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 第20-23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动机 | 第20页 |
·配股动机 | 第20-21页 |
·维持上市资格动机 | 第21页 |
·税收动机 | 第21页 |
·市场动机 | 第21-22页 |
·债务契约动机 | 第22页 |
·管理回报动机 | 第22-23页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多视角分析 | 第23-29页 |
·盈余管理动因的会计学分析 | 第23-24页 |
·盈余管理动因的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盈余管理动因的政策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盈余管理动因的审计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第4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第29-39页 |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 第29-31页 |
·关联购销 | 第29页 |
·费用负担转嫁 | 第29-30页 |
·租赁经营 | 第30页 |
·资产转让 | 第30页 |
·托管经营 | 第30-31页 |
·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 第31-35页 |
·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 第31页 |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 | 第31-32页 |
·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 | 第32-33页 |
·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 第33-34页 |
·利用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变更 | 第34-35页 |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 第35页 |
·利用收入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 | 第35-36页 |
·提前确认收入或虚增收入 | 第35-36页 |
·递延确认收入 | 第36页 |
·创造收入事项 | 第36页 |
·利用费用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 | 第36-37页 |
·利用巨额冲销进行盈余管理 | 第37-39页 |
第5章 新会计准则对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 第39-45页 |
·压缩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 第39-40页 |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革 | 第39-40页 |
·取消资产减值损失转回 | 第40页 |
·抑制关联方操纵 | 第40-42页 |
·加大对关联交易的披露 | 第41页 |
·变革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扩大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 第42页 |
·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 第42-43页 |
·对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 第43-44页 |
·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将推动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 第44-45页 |
第6章 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 第45-55页 |
·改革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 第45-46页 |
·加快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 | 第45页 |
·进一步完善配股政策 | 第45-46页 |
·改进退市制度 | 第46页 |
·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 | 第46页 |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压缩盈余管理空间 | 第46-48页 |
·改革现有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 第47页 |
·建立会计准则评估制度 | 第47页 |
·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准则质量 | 第47-48页 |
·推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并重机制 | 第48页 |
·加强外部审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 | 第48-50页 |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 第48-49页 |
·改革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模式,提高其执业水平 | 第49页 |
·加大外部审计机构的法律风险 | 第49页 |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 | 第49页 |
·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谨慎,关注重点审计事项 | 第49-50页 |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削弱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50-51页 |
·必须进行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 | 第50页 |
·解决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和行权机制问题 | 第50-51页 |
·完善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和报酬激励制度 | 第51页 |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 第51页 |
·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事后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 第51-52页 |
·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 | 第51-52页 |
·加强司法监督 | 第52页 |
·加强行政监督 | 第52页 |
·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干预 | 第52-53页 |
·防范上市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的某些修订进行盈余管理 | 第53-5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