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理论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2页 |
·研究的理论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6-8页 |
·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6-7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 第1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基本理论 | 第12-28页 |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2-16页 |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 第12页 |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 第12-13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3-14页 |
·现代产权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西方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15-16页 |
·上述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16页 |
·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征 | 第16-18页 |
·人力资本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人力资本的特征 | 第17-18页 |
·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界定与分析 | 第18-28页 |
·人力资本产权的内涵与特征 | 第18-22页 |
·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分析 | 第22-24页 |
·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功能分析 | 第24-28页 |
第三章 人力资本产权归属问题分析 | 第28-38页 |
·人力资本产权归谁所有 | 第28-30页 |
·人力资本产权归属问题的界定原则 | 第28-29页 |
·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归其承载者 | 第29-30页 |
·人力资本享有剩余索取权 | 第30-34页 |
·剩余索取权及其演变 | 第30-31页 |
·人力资本索取剩余权益的依据 | 第31-34页 |
·企业所有权的安排 | 第34-38页 |
·企业所有权的涵义 | 第34-35页 |
·企业所有权安排模式 | 第35-38页 |
第四章 人力资本权益按贡献价值分离与量化 | 第38-47页 |
·人力资本权益价值的构成与特点 | 第38-39页 |
·人力资本权益价值及其构成 | 第38-39页 |
·人力资本权益价值的特点 | 第39页 |
·人力资本权益分离与量化的基础 | 第39-40页 |
·人力资本权益按贡献价值分离 | 第40-43页 |
·人力资本权益按贡献价值从物力资本中分离 | 第41-42页 |
·人力资本权益按贡献价值在其所有者之间的分配 | 第42-43页 |
·人力资本权益按贡献价值量化 | 第43-47页 |
·人力资本当期群休贡献价值的量化模型 | 第44页 |
·人力资本当期个体贡献价值的量化模型 | 第44-45页 |
·人力资本当期个体绩效价值的量化模型 | 第45页 |
·人力资本当期分配价值的量化模型 | 第45-46页 |
·人力资本未来贡献价值的量化模型 | 第46-47页 |
第五章 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形式和实现机制 | 第47-63页 |
·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形式分析 | 第47-59页 |
·年薪制 | 第47-50页 |
·股票期权 | 第50-52页 |
·职工持股 | 第52-55页 |
·利润分享制 | 第55-58页 |
·其他实现形式 | 第58-59页 |
·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机制分析 | 第59-63页 |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市场机制 | 第59-60页 |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契约机制 | 第60-61页 |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保障机制 | 第61-63页 |
第六章 企业治理、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本产权 | 第63-70页 |
·企业治理和人力资本产权 | 第63-67页 |
·企业治理与企业治理结构 | 第63-64页 |
·企业治理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关系 | 第64-66页 |
·体现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治理结构 | 第66-67页 |
·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本产权 | 第67-70页 |
·人力资本产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 第67-68页 |
·企业治理和管理的整合及其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关系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81页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81-8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8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