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壮族嘹罗山歌传承和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9页 |
二、选题的目的 | 第9-10页 |
三、选题的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本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关于壮族民歌的研究 | 第10-14页 |
二、关于嘹罗山歌的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四节 资料来源 | 第16-17页 |
一、文献资料 | 第16页 |
二、田野调查资料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嘹罗山歌传承和发展的环境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18页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人文环境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嘹罗山歌的概况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关于山歌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邕宁壮族嘹罗山歌 | 第24-29页 |
一、嘹罗山歌的历史渊源 | 第24-25页 |
二、嘹罗山歌的艺术特征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嘹罗山歌传承的场域 | 第29-46页 |
第一节 嘹罗山歌与歌圩 | 第29-35页 |
第二节 嘹罗山歌与生计模式 | 第35-39页 |
第三节 嘹罗山歌与岁时节日 | 第39-42页 |
第四节 嘹罗山歌与人生礼仪 | 第42-46页 |
第四章 嘹罗山歌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 | 第46-60页 |
第一节 嘹罗山歌的生存现状 | 第46-51页 |
第二节 嘹罗山歌传承整体式微的原因 | 第51-53页 |
一、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 | 第51-52页 |
二、思想观念的改变 | 第52页 |
三、传承主体的日益萎缩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嘹罗山歌的保护现状 | 第53-54页 |
一、普查与申报 | 第53页 |
二、建立嘹罗山歌传承基地 | 第53页 |
三、举办培训班和各种文艺活动 | 第53-54页 |
第四节 嘹罗山歌的发展策略 | 第54-60页 |
一、增强文化自觉,传承嘹罗山歌 | 第54-55页 |
二、保护老艺术家,培养新传承人 | 第55-58页 |
三、利用现代媒介,创造新传播途径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