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收能力的HRM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3页 |
·本研究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13-15页 |
·HRM实践 | 第13-14页 |
·吸收能力 | 第14-15页 |
·创新绩效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20页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46页 |
·人力资源管理 | 第20-29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20-21页 |
·HRM实践理论模式 | 第21-27页 |
·HRM实践维度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页 |
·吸收能力 | 第29-40页 |
·吸收能力概念的演变 | 第29-30页 |
·吸收能力的研究维度 | 第30-33页 |
·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 | 第33-38页 |
·吸收能力的测量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创新 | 第40-46页 |
·创新概念的界定 | 第40-41页 |
·创新的类型 | 第41-42页 |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42-43页 |
·HRM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43-44页 |
·创新绩效的测量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3 研究构思与总体设计 | 第46-52页 |
·研究构思 | 第46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6-50页 |
·HRM实践与吸收能力的关系 | 第46-47页 |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47-48页 |
·HRM实践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48-49页 |
·吸收能力在HRM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49-50页 |
·变量操作性定义 | 第50-52页 |
4 访谈案例分析 | 第52-60页 |
·初步访谈 | 第52-53页 |
·访谈目的 | 第52页 |
·访谈设计 | 第52页 |
·访谈情况介绍 | 第52-53页 |
·访谈小结 | 第53页 |
·案例分析 | 第53-59页 |
·企业概况 | 第53-54页 |
·研究变量在案例中的体现 | 第54-58页 |
·案例分析小结 | 第58-59页 |
·访谈案例分析对问卷的修订 | 第59-60页 |
5 问卷开发与收集 | 第60-68页 |
·问卷开发 | 第60-63页 |
·对HRM实践的测量 | 第61页 |
·对吸收能力的测量 | 第61-62页 |
·对创新绩效的测量 | 第62-63页 |
·控制变量的测量 | 第63页 |
·数据收集及描述 | 第63-66页 |
·问卷发放与收集 | 第63-64页 |
·数据统计描述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6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68-90页 |
·数据分析方法介绍 | 第68-69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69-75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方法 | 第69-71页 |
·信度分析结果 | 第71-73页 |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73-75页 |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75-79页 |
·企业统计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75-79页 |
·相关分析 | 第79-80页 |
·回归分析 | 第80-85页 |
·HRM实践对吸收能力的回归 | 第80-81页 |
·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回归 | 第81-82页 |
·HRM实践对创新绩效的回归 | 第82页 |
·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82-84页 |
·回归分析小结 | 第84-85页 |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85-88页 |
·全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 第85-87页 |
·结构方程建模小结 | 第87-88页 |
·假设检验结果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90-96页 |
·研究结论 | 第90-92页 |
·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92-93页 |
·学术价值 | 第92-93页 |
·实践意义 | 第93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93-96页 |
·研究局限 | 第93-94页 |
·研究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附录1:访谈提纲 | 第104-105页 |
附录2:调查问卷 | 第105-108页 |
附录3: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正态分布性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