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运用EVA 进行业绩评价的现状研究 | 第16-18页 |
·国外对EVA 的利用 | 第16-17页 |
·国内对EVA 的利用 | 第17-18页 |
·本文写作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式现状描述 | 第19-28页 |
·业绩评价体系简介 | 第19-20页 |
·业绩评价层次结构 | 第20页 |
·业绩评价范围及原则 | 第20-21页 |
·评价范围 | 第20-21页 |
·评价原则 | 第21页 |
·业绩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基本薪酬的评价方法 | 第21页 |
·绩效薪酬的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奖励薪酬的评价方法 | 第22页 |
·业绩评价程序 | 第22-24页 |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基本薪酬评价指标 | 第25页 |
·绩效薪酬评价指标 | 第25页 |
·奖励薪酬评价指标 | 第25-26页 |
·评价结果及薪酬管理 | 第26-28页 |
3 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式缺陷分析 | 第28-34页 |
·评价机制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 | 第28-29页 |
·分层业绩评价模式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28页 |
·考核目标值确定机制的不科学 | 第28-29页 |
·业绩评价过程缺乏有效监控措施 | 第29页 |
·业绩评价程序缺乏独立性 | 第29页 |
·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 | 第29-32页 |
·指标体系在整体设计方面存在不足 | 第29-31页 |
·以会计利润为导向的财务评价指标存在缺陷 | 第31-32页 |
·股权资本成本未被纳入考核范围对经营者行为的不利影响 | 第32页 |
·评价结果对经营者激励作用不明显 | 第32-33页 |
·总结评价 | 第33-34页 |
4. 基于EVA 的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设计与运用 | 第34-61页 |
·业绩评价模式的确定 | 第34-39页 |
·EVA 在业绩评价方面的优越性 | 第34-36页 |
·运用EVA 进行业绩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业绩评价模式选择 | 第38-39页 |
·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39-40页 |
·EVA 的计算 | 第40-47页 |
·EVA 的计算方法 | 第40页 |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确定 | 第40-44页 |
·会计调整项目确定 | 第44-47页 |
·EVA 对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 | 第47-51页 |
·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 | 第48-49页 |
·评价指标选择 | 第49-51页 |
·业绩评价流程设计 | 第51-59页 |
·评价组织机构设计 | 第51-52页 |
·评价程序设计 | 第52-55页 |
·评价方法及薪酬管理设计 | 第55-59页 |
·运用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 第59-61页 |
5. 基于EVA 的集团内部经营者业绩评价保障体系的构建 | 第61-69页 |
·建立统计支持平台 | 第61-62页 |
·建立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文化 | 第62-63页 |
·将EVA 引入有企业经营者选任管理评价体系 | 第63-65页 |
·现行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任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63-64页 |
·现行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64页 |
·建立基于EVA 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任免、激励约束机制 | 第64-65页 |
·建立以EVA 为核心的战略预算管理体系 | 第65-66页 |
·建立基于EVA 的财务报告系统 | 第66-67页 |
·风险评价系统的改进 | 第67页 |
·建立基于EVA 投资评估系统 | 第67页 |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67-69页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69-73页 |
·研究结论 | 第69-71页 |
·实现全集团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式的统一 | 第69页 |
·建立动态业绩评价指标调整机制 | 第69-70页 |
·建立以EVA 为核心、长短期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 第70页 |
·评价经营者价值创造业绩,消除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动因 | 第70页 |
·设计业绩评价保障体系,建立经营者业绩档案 | 第70-71页 |
·引入外部中介机构对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 | 第71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