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以教育硕士(语文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为例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前言第9-18页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起源与形成第11-13页
  (二) 关于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发展和研究的最新成果第13-15页
 三、研究设计第15-18页
  (一) 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 逻辑结构第16页
  (三) 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第16-17页
  (四) 研究的特色和重难点分析第17-18页
第一章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第18-24页
 一、课程设置的概念第18-19页
 二、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三、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一) 社会发展对课程的需求第20-21页
  (二) 个人发展对课程的需求第21-22页
  (三) 文化的发展对课程的需求第22-24页
第二章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比较第24-31页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第24-25页
 二、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比较第25-31页
  (一) 教育硕士(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第25-29页
  (二)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第29-30页
  (三) 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比较第30-31页
第三章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比较第31-41页
 一、教育硕士(语文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目标比较第31-32页
  (一) 教育硕士(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第31-32页
  (二)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的课程目标第32页
 二、教育硕士(语文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取向比较第32-35页
 三、两种硕士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证比较第35-41页
  (一) 课程设置说明第37-38页
  (二) 课程设置的实证比较第38-41页
第四章 现行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的评价第41-60页
 一、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对于课程设置评价的调查研究第41-56页
  (一) 对校级学位公共课的评价第41-44页
  (二) 对基础理论课的评价第44-46页
  (三) 对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设置的评价第46-50页
  (四) 对课程实践反思活动的评价第50-51页
  (五) 对课程方案的评价第51-56页
 二、硕士生导师对于课程设置评价的调查研究第56-57页
  (一) 教育硕士(语文教学)和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的课程设置区别第56-57页
  (二) 对教育硕士(语文教学)课程的看法第57页
  (三) 对教育硕士(语文教学)选修课程的看法第57页
 三、教育硕士课程设置问题透析第57-60页
  (一) 学校开发的课程资源还太少,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空间较小第58页
  (二) 课程内容过于陈旧第58页
  (三) 部分课程设置应试倾向严重第58-59页
  (四) 很少设置跨专业的课程第59页
  (五) 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流于形式第59-60页
第五章 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第60-64页
 一、对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的构想第60-61页
  (一) 对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的总体构想第60页
  (二) 对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的具体构想第60-61页
 二、教育硕士(语文教学)课程方案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9页
 附录1第68-73页
 附录2第73-78页
 附录3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爱德华·希尔斯的高等教育思想述评
下一篇:高校教师的科研动机及激发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