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教育公平的内涵阐释 | 第10-14页 |
·公平的内涵 | 第10-11页 |
·教育公平的内涵 | 第11-13页 |
·教育公平的本质 | 第13页 |
·教育公平的特征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22页 |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15-17页 |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是对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深刻反思的结果 | 第15-16页 |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是对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科学总结 | 第16-17页 |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7-20页 |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观是其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 第18-20页 |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发展过程 | 第20-22页 |
3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33页 |
·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公平的本质属性 | 第22-23页 |
·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 第23-26页 |
·要科学认识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要正确处理教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第24-25页 |
·要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基础上推进教育公平 | 第25-26页 |
·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 | 第26-33页 |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保障资源配置公平 | 第26-27页 |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教育起点公平 | 第27-28页 |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保障入学机会的公平竞争 | 第28页 |
·发展职业教育和学校后、学校外教育,创造更多教育机会补偿 | 第28-29页 |
·注重教育者政治地位和工作待遇的公平问题 | 第29-30页 |
·改革教育体制,重视制度因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 第30-31页 |
·加强教育立法,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 第31-33页 |
4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33-41页 |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哲学依据 | 第33-36页 |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 第33-34页 |
·“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哲学依据 | 第34-36页 |
·“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方法论 | 第36-39页 |
·运用辩证矛盾观认识教育公平问题 | 第36-37页 |
·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 第37-39页 |
·群众观点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观基础 | 第39-41页 |
·把人民群众看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 第39-40页 |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做是党制定教育公平方针政策的基础 | 第40-41页 |
5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启迪 | 第41-47页 |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41-43页 |
·当代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 | 第41-42页 |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 第42-43页 |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现实启迪 | 第43-47页 |
·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两个价值目标 | 第43-44页 |
·将教育的公平取向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 | 第44-45页 |
·坚持教育的公平与发展并重,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 | 第45-47页 |
6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引文及注释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