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边界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结构安排及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企业边界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边界理论研究的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香港学者对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 | 第14-17页 |
·国内学者对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 | 第17-18页 |
·企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18-24页 |
·企业战略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 | 第18-20页 |
·企业战略的层次和类型 | 第20-24页 |
3. 影响企业边界范围的因素分析 | 第24-30页 |
·决定企业边界的因素 | 第24-25页 |
·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 | 第24页 |
·市场 | 第24-25页 |
·企业家精神及能力 | 第25页 |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 第25-30页 |
·规模经济与企业横向边界 | 第25-26页 |
·范围经济与企业多元化边界 | 第26-27页 |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产生 | 第27-29页 |
·企业经济规模的确定方法 | 第29-30页 |
4. 企业多元化边界分析与多元化战略 | 第30-44页 |
·多元化与多元化战略 | 第30-32页 |
·不同学者对多元化的理解 | 第30-31页 |
·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概念及类型 | 第31-32页 |
·企业多元化的动因分析与经济价值 | 第32-35页 |
·企业多元化的经济学解释 | 第32-34页 |
·企业多元化获取的经济价值 | 第34-35页 |
·企业多元化程度的测度方法 | 第35-37页 |
·标准产业分类法(SIC) | 第35-36页 |
·多元化熵(Entrope)测量方法 | 第36页 |
·企业多元化的测度指标 | 第36-37页 |
·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组织与实施 | 第37-39页 |
·企业多元化前的准备 | 第37-38页 |
·企业多元化的时机选择 | 第38页 |
·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 第38-39页 |
·北大方正集团与巨人集团多元化战略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方正集团多元化战略情况 | 第40页 |
·巨人集团多元化战略情况 | 第40-41页 |
·二者多元化战略对比分析启示 | 第41-44页 |
5. 企业纵向边界的确定与纵向一体化战略 | 第44-51页 |
·企业纵向边界分析 | 第44-45页 |
·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理论依据 | 第45-47页 |
·机会主义威胁理论 | 第45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45-47页 |
·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衡量与经济价值 | 第47-48页 |
·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的衡量 | 第47页 |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经济价值 | 第47-48页 |
·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组织与实施 | 第48-49页 |
·百丽鞋业:赢在纵向一体化 | 第49-51页 |
·金融危机下的百丽业绩 | 第49页 |
·推动百丽强势成长的关键因素 | 第49-51页 |
6. 企业边界变化的新趋势——战略联盟 | 第51-61页 |
·战略联盟的涵义、特征与类型 | 第51-54页 |
·战略联盟的涵义 | 第51-52页 |
·战略联盟的特征 | 第52-53页 |
·战略联盟的类型 | 第53-54页 |
·战略联盟形成的经济动因分析 | 第54-56页 |
·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联盟价值分析 | 第54-55页 |
·战略联盟的竞争价值分析 | 第55-56页 |
·战略联盟的维系与管理 | 第56-57页 |
·战略联盟的组织结构 | 第56页 |
·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 第56页 |
·战略联盟成功的原则 | 第56-57页 |
·家电企业海尔与三洋的战略联盟案例研究 | 第57-61页 |
·战略联盟的动机与原因 | 第57-59页 |
·战略联盟的基础 | 第59-60页 |
·案例分析与研究启示 | 第60-61页 |
7.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