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结构涡流/超声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图目录 | 第13-15页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0页 |
·引言 | 第16页 |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 第16-22页 |
·涡流检测技术 | 第17-20页 |
·超声检测技术 | 第20-21页 |
·其他无损检测技术 | 第21-22页 |
·无损检测的优化设计 | 第22-23页 |
·缺陷分类与定量化评估技术 | 第23-24页 |
·基于数据融合的复合无损检测技术 | 第24-25页 |
·检测结果的POD评估技术 | 第25-2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2章 涡流与超声检测技术基础 | 第30-45页 |
·概述 | 第30页 |
·涡流检测的技术基础 | 第30-38页 |
·阻抗分析法 | 第31-36页 |
·趋肤效应 | 第36-38页 |
·涡流检测的缺陷分类与定量化评估 | 第38页 |
·超声检测的技术基础 | 第38-43页 |
·概述 | 第38-39页 |
·超声波的理论特性 | 第39-41页 |
·超声检测与缺陷评定 | 第41-43页 |
·基于ECT/UT的复合无损检测技术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涡流检测的优化设计与不确定度评定 | 第45-70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稳健设计 | 第46-52页 |
·稳健设计基础 | 第46-48页 |
·稳健优化的正交设计基础 | 第48-49页 |
·基于田口方法的稳健设计 | 第49-52页 |
·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 第52-58页 |
·涡流检测试验系统及试件 | 第58-61页 |
·涡流检测优化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61-68页 |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基于涡流/超声数据融合的复合无损检测技术 | 第70-92页 |
·引言 | 第70页 |
·数据融合方法比较 | 第70-72页 |
·基于证据理论的融合方法 | 第72-81页 |
·证据理论基础 | 第72-75页 |
·冲突证据的处理 | 第75-79页 |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基本概率分配获取 | 第79-81页 |
·基于BP网络的融合方法 | 第81-83页 |
·分类检测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83-91页 |
·检测试验 | 第83-86页 |
·试验结果及结论 | 第86-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导电材料缺陷的定量化评估 | 第92-106页 |
·引言 | 第92-93页 |
·基于RBF网络的定量化评估 | 第93-96页 |
·径向基神经网络 | 第93-94页 |
·径向基网络的改进 | 第94-96页 |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定量化评估 | 第96-100页 |
·贝叶斯网络 | 第96-98页 |
·模糊贝叶斯网络 | 第98-100页 |
·检测试验及评估结果分析 | 第100-104页 |
·检测试验 | 第100-10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6章 导电材料缺陷检测的POD研究 | 第106-121页 |
·引言 | 第106页 |
·检测概率基础 | 第106-108页 |
·建模理论与方法 | 第108-110页 |
·实用模型构建 | 第110-115页 |
·基于辅助模型的POD评估 | 第115-119页 |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15-11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8-119页 |
·提高POD的方法探讨 | 第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4页 |
·全文总结 | 第121-122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9页 |
附录 部分试件照片 | 第129-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