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工业过程安全分析与评价的意义 | 第13-14页 |
·工业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 | 第15-16页 |
·数据驱动方法 | 第16-19页 |
·基于知识或定性模型的方法 | 第19页 |
·工业过程运行安全性分析和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过程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 第19-21页 |
·安全性评价研究在线应用的扩展 | 第21-22页 |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分岔分析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及本文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第2章 工业过程运行状态的复杂性分析与讨论 | 第27-45页 |
·控制策略对工业过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的影响 | 第27-29页 |
·工业过程的多工况运行状态 | 第29-30页 |
·工业过程的非线性和分岔现象对安全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Tennessee Eastman过程例子——控制策略对过程监控性能的影响 | 第31-42页 |
·Tenessee Eastman过程介绍 | 第31-33页 |
·监控方法描述 | 第33-36页 |
·TE过程监控实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 第36-42页 |
·小结 | 第42-45页 |
第3章 基于多层结构化残差分析的复杂故障分离 | 第45-69页 |
·引言 | 第45-47页 |
·PCA模型的残差与过程故障的表达 | 第47-49页 |
·PCA模型的残差 | 第47-48页 |
·过程故障的表达 | 第48-49页 |
·用于故障分离的结构化残差 | 第49-52页 |
·多层结构化残差方法 | 第52-60页 |
·故障特征抽取与分层策略 | 第52-53页 |
·层内结构化残差的设计与故障分离 | 第53-58页 |
·不同层之间故障的残差响应特征 | 第58-59页 |
·基于多层结构化残差方法的故障分离的框架与实施步骤 | 第59-60页 |
·在TE过程中的应用结果 | 第60-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基于多模式工况识别的工业过程运行安全性能的在线评价 | 第69-91页 |
·引言 | 第69-71页 |
·多工况工业过程的混合高斯模型(GMM) | 第71-74页 |
·运行安全性指数的构造和安全等级描述 | 第74-81页 |
·局部工况的安全性指数 | 第74-76页 |
·实时运行安全性指数 | 第76-78页 |
·运行安全性能等级划分和安全性能子空间裕度分析 | 第78-81页 |
·应用实例 | 第81-89页 |
·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应用例子 | 第81-84页 |
·工业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生产过程例子 | 第84-89页 |
·小结 | 第89-91页 |
第5章 基于Hopf分岔分析的工业过程运行动态安全性的在线评价 | 第91-115页 |
·引言 | 第91-94页 |
·预备知识 | 第94-97页 |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 第94-95页 |
·Hopf分岔面方程 | 第95-97页 |
·参数估计和安全性评价 | 第97-104页 |
·参数Hopf分岔点的在线求取 | 第97-99页 |
·动态安全性指数(Dynamic Safety Index,DSI)的构造 | 第99-104页 |
·基于DSI的过程安全性评价的在线实施 | 第104页 |
·在聚乙烯反应器上的仿真应用结果 | 第104-114页 |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全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115-116页 |
·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4页 |
附录 | 第134-137页 |
个人简历 | 第137-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38-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