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24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4页 |
1. 选题缘由 | 第9-13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1. 学习社会 | 第14-15页 |
2. 成人教育 | 第15-17页 |
3. 成人教育“立交桥” | 第17-18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2-2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五) 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23-24页 |
1. 创新之处 | 第23页 |
2. 重点和难点 | 第23-24页 |
一、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思想的历史溯源和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一) 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思想的历史溯源 | 第24-26页 |
1. 康奈尔理念 | 第24-25页 |
2. 伊利诺伊精神 | 第25-26页 |
3. 威斯康星思想 | 第26页 |
(二) 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1. 学习社会理论 | 第26-27页 |
2. 实用主义理论 | 第27-28页 |
3. 教育民主化思想 | 第28-30页 |
二、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构建的基础保障 | 第30-45页 |
(一) 完善的成人教育法规 | 第30-32页 |
1. 《莫雷尔法案》 | 第30-31页 |
2. 《哈奇法案》 | 第31页 |
3. 《军人权利法案》 | 第31页 |
4. 《经济机会法案》 | 第31页 |
5. 《高等教育法》 | 第31-32页 |
6. 《成人教育法案》 | 第32页 |
(二) 健全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 第32-36页 |
1. 政府成人教育管理部门 | 第33-34页 |
2. 政府咨询机构 | 第34-35页 |
3. 民间咨询机构 | 第35-36页 |
(三) 完善的成人教育实施体系 | 第36-45页 |
1. 公立中学、职业学校、职业高中 | 第38页 |
2. 全日制大学 | 第38-39页 |
3. 社区学院 | 第39-41页 |
4. 企业 | 第41-42页 |
5. 无墙大学 | 第42页 |
6. 成人教育中心 | 第42页 |
7. 网上大学(University On-line) | 第42-43页 |
8. 民间成人教育组织 | 第43-45页 |
三、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实现的路径 | 第45-56页 |
(一) 开放的招生制度 | 第45-47页 |
1. 完全开放注册 | 第45-46页 |
2. 部分开放注册 | 第46-47页 |
(二) 学费低廉 | 第47页 |
(三) 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 | 第47-51页 |
1. 灵活的学制 | 第47-48页 |
2. 灵活的学习方式 | 第48页 |
3. 教学方式灵活 | 第48-50页 |
4. 教师专兼职结合 | 第50页 |
5. 周到的服务 | 第50-51页 |
(四) 实行学分转换机制 | 第51-56页 |
1. 多样而具体的课程 | 第51-53页 |
2. 建立认证支持系统 | 第53-56页 |
四、对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的评价 | 第56-60页 |
(一) 优势 | 第56-57页 |
1. 适应学习社会发展的要求 | 第56页 |
2. 顺应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56页 |
3. 符合成人发展的规律 | 第56-57页 |
(二) 不足 | 第57-60页 |
1. 未能保证所有的成人接受教育 | 第57-58页 |
2. 网络教育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 第58-60页 |
五、美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构建对我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构建的启示 | 第60-65页 |
(一) 重视成人教育立法 | 第60-62页 |
(二) 建立有效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 | 第62-63页 |
(三) 多渠道举办成人教育 | 第63-64页 |
(四)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