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二、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二)学习适应性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四)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一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设计 | 第18-22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9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19页 |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9-20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三)访谈法 | 第20页 |
六、研究的基本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农村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分析 | 第22-33页 |
一、学习适应性的总体发展水平 | 第22-23页 |
二、影响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等级分布情况 | 第23-25页 |
三、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 第25-28页 |
(一)平均得分的比较-t检验 | 第25-27页 |
(二)平均等级的比较-卡方检验 | 第27-28页 |
四、学习适应性在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差异 | 第28-32页 |
(一)平均得分的比较-t检验 | 第28-30页 |
(二)平均等级的比较-卡方检验 | 第30-32页 |
五、研究结果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农村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一、农村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存在问题 | 第33-36页 |
(一)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适应水平一般 | 第33-34页 |
(二)初一女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优于初一男生 | 第34-35页 |
(三)非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性优于留守儿童 | 第35-36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一)初一学生在学习品质上普遍存在问题 | 第36页 |
(二)初一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存在问题 | 第36-37页 |
(三)初一学生普遍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 第37页 |
(四)初一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解决农村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第39-49页 |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 第39-41页 |
(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 第39-40页 |
(二)帮助学生调控好自己的学习情绪 | 第40页 |
(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40页 |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 第40-41页 |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 第41-42页 |
(一)合理优化教材,利用教学环境引导学生 | 第41页 |
(二)家长言传身教,利用家庭环境引导学生 | 第41-42页 |
(三)整合学校资源,利用学校环境引导学生 | 第42页 |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42-45页 |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 第43页 |
(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 第43-44页 |
(三)提高教师的自我素养 | 第44-45页 |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 第45-49页 |
(一)亦师亦友,和谐相处 | 第45-46页 |
(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 第46页 |
(三)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 第46-47页 |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62页 |
附录一:学习适应性测验(AAT) | 第53-61页 |
附录二: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问题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