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不同年代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性别印象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问题第12-13页
        (一)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二)问题的表述第13页
    三、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一)理论意义第13-14页
        (二)实践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教科书中人物问题述评第15-21页
    一、国外教科书性别印象研究现状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二、国内教科书性别印象研究现状的相关研究第17-20页
    三、国内外教科书性别印象研究现状的启示第20-2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21-26页
    一、研究思路第21-22页
        (一)文本分析第21页
        (二)比较研究第21-22页
    二、内容分析法的选择与应用第22-26页
        (一)内容分析法对本研究的适用性第22页
        (二)内容分析法的应用第22-26页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性别印象分析第26-41页
    一、教科书人物插图数量分析第26-27页
    二、人物插图中性别频次分析第27-29页
        (一)插图中男性和女性出现频数第27-28页
        (二)插图中未成年男性和女性出现频数第28-29页
        (三)插图中成年男性和女性出现频数第29页
    三、两性人物职业角色统计分析第29-35页
        (一)职业种类第29-30页
        (二)职业角色第30-33页
        (三)主要职业角色的活动内容第33-35页
    四、两性人物活动统计分析第35-40页
        (一)人物活动场景的整体分析第35-36页
        (二)主要场景人物活动分析第36-40页
    五、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21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性别印象分析第41-55页
    一、教科书人物插图数量分析第41页
    二、人物插图中性别频次分析第41-43页
        (一)插图中男性和女性出现频次第41-42页
        (二)插图中未成年男性和女性出现频次第42-43页
        (三)插图中成年男性和女性出现频次第43页
    三、两性人物职业角色统计分析第43-49页
        (一)职业种类第43-44页
        (二)职业角色第44-46页
        (三)主要职业角色的活动内容第46-49页
    四、两性人物活动统计分析第49-54页
        (一)人物活动场景的整体分析第49-50页
        (二)主要人物场景活动分析第50-54页
    五、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不同年代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性别印象的比较研究第55-61页
    一、插图数量的比较第55-56页
    二、人物频次的比较第56页
    三、职业角色的比较第56-59页
    四、人物活动的比较第59-61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61-65页
    一、研究结论第61页
        (一)两性频数和数量女多男少第61页
        (二)两性职业角色分工明确第61页
        (三)两性人物活动性别区域明显第61页
    二、讨论第61-65页
        (一)本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的比较第61-62页
        (二)对教科书插图中性别印象沿革的原因分析第62-64页
        (三)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性别变化的改进建议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享领导视角下的学科团队建设研究--以哈尔滨市顺迈小学为例
下一篇:生活化理念下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研究--以哈尔滨市H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