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新简》语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凡例 | 第6-7页 |
目绿 | 第7-10页 |
上编 《居延新筒》及语词研究概貌 | 第10-77页 |
第1章 诸论 | 第10-26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选题缘起 | 第10-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居延新简》概述 | 第20-26页 |
·《居延新简》及其版本 | 第20-21页 |
·《居延新简》的内容 | 第21-26页 |
第2章 《居延新筒》语词特点及研究价值 | 第26-43页 |
·《居延新筒》语词的特点 | 第26-30页 |
·使用大量的口语词 | 第26-27页 |
·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 第27-29页 |
·封早期汉译佛经语词的影警 | 第29-30页 |
·《居延新简》封辞害编纂的作用 | 第30-43页 |
·增补失收条目 | 第31-33页 |
·增加失收义项 | 第33-35页 |
·纠正错误或不当释义 | 第35-36页 |
·提供恰当书证 | 第36-40页 |
·异形词问题 | 第40-43页 |
第3章 《居延新筒》双音词词义来源概貌 | 第43-59页 |
·名物双音词 | 第43-49页 |
·抽象名物词 | 第44-47页 |
·实物词 | 第47-49页 |
·普通双音词 | 第49-59页 |
·传承词 | 第49-51页 |
·创新词 | 第51-59页 |
第4章 《居延新简》双音词构词法概貌 | 第59-77页 |
·联合式双音词 | 第59-66页 |
·三颊联合式双音词数量不等 | 第60-63页 |
·同素逆序现象存在 | 第63-65页 |
·词类丰富 | 第65-66页 |
·偏正式、勤宾式、主谓式双音词 | 第66-71页 |
·偏正式双音词 | 第66-69页 |
·动宾式双音词 | 第69-70页 |
·主谓式双音词 | 第70-71页 |
·其它类型的双音词 | 第71-77页 |
·附加式双音词 | 第71-73页 |
·重叠式双音词 | 第73-74页 |
·罩纯式双音词 | 第74-77页 |
下编《居延新筒》语词校释 | 第77-110页 |
考释条目 | 第77-100页 |
1. 幣绝 | 第77-78页 |
2. 财置 | 第78页 |
3. (广干)呼 斥呼 (?)呼 (口斥)呼 | 第78-81页 |
4. 调给 | 第81-82页 |
5. 杻械 | 第82-83页 |
6. 厚 厚厚 | 第83-84页 |
7. 记 | 第84-85页 |
8. 閒候 | 第85-86页 |
9. 解缓 | 第86-87页 |
10. 贫急 | 第87-88页 |
11. 稍入 | 第88-92页 |
12. 猥劳 | 第92-93页 |
13. 猥言 | 第93-94页 |
14. 行 | 第94-95页 |
15. 以来 | 第95-97页 |
16. 作使 | 第97-98页 |
17. 萃萃 | 第98-100页 |
校勘条目 | 第100-110页 |
1. (⺮格) | 第100-101页 |
2. 调 | 第101-103页 |
3. 法渡 | 第103-104页 |
4. 今 | 第104-105页 |
5. 鞲 | 第105-107页 |
6. 幐 | 第107-110页 |
征引文献 | 第110-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0页 |
后记 | 第130-134页 |
作者简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