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2.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2.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四) 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农村初中 | 第13-14页 |
2.语文教学 | 第14页 |
3.写作教学 | 第14-1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一) 木桶理论 | 第16页 |
(二) 破窗理论 | 第16-17页 |
(三) 80/20法则 | 第17-18页 |
三、藤县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18-29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第18-19页 |
1.问卷设计 | 第18页 |
2.问卷发放 | 第18页 |
3.问卷的总体特征 | 第18-19页 |
(二) 藤县农村初中生写作教学调查 | 第19-22页 |
1.学生写作兴趣 | 第19-20页 |
2.学生写作动机 | 第20页 |
3.学生的阅读情况 | 第20-21页 |
4.学生最喜爱的作文题材 | 第21-22页 |
(三) 影响学生写作的教师因素 | 第22-26页 |
1.教师的阅读情况 | 第22页 |
2.教师重视写作技巧情况 | 第22-24页 |
3.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情况 | 第24-25页 |
4.教师对作文的批阅情况 | 第25-26页 |
(四) 影响学生写作的学校因素 | 第26-27页 |
1.学校完整的写作课程 | 第26页 |
2.学校的图书写作氛围 | 第26-27页 |
3.学校的网络写作情况 | 第27页 |
(五) 影响学生写作的课堂教学环境因素 | 第27-29页 |
1.乡村阅读写作氛围 | 第27-28页 |
2.健全的可供写作教学的硬件条件 | 第28-29页 |
四、藤县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及原因 | 第29-32页 |
(一) 藤县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困境 | 第29-30页 |
1.农村初中生未能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 第29页 |
2.农村初中学校师资短缺,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有待提高 | 第29页 |
3.农村学校“应试教育”思想仍根深蒂固 | 第29-30页 |
4.农村方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消极影响 | 第30页 |
(二) 藤县农村农村初中写作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0-32页 |
1.藤县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 第30页 |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大多“纸上谈兵” | 第30-31页 |
3.藤县农村学校教学实际条件达不到写作要求 | 第31页 |
4.藤县农村地区教学条件相对落后 | 第31-32页 |
五、藤县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改善策略 | 第32-38页 |
(一) 关于学生方面的思考 | 第32-34页 |
1.提高个人对写作的兴趣,克服厌烦心理 | 第32页 |
2.发挥农村生活优势,记录生活体验,提升写作水平 | 第32页 |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写作训练,丰富写作积累 | 第32-33页 |
4.配合教师教学,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 第33页 |
5.适时参与网上写作交流活动 | 第33-34页 |
(二) 关于教师方面的思考 | 第34-35页 |
1.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写作素养 | 第34页 |
2.帮助学生积累、组织写作素材的教学策略 | 第34页 |
3.实施“学生自改、互批、师评”的作文评改策略 | 第34-35页 |
(三) 关于学校方面的思考 | 第35-36页 |
1.学校注重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 | 第35页 |
2.善用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 | 第35-36页 |
(四) 关于课堂教学环境方面的思考 | 第36-38页 |
1.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优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 第36页 |
2.利用课堂教学多方资源,正确指导学生写作 | 第36-37页 |
3.提倡普通话教学,形成良好社会写作氛围 | 第37-38页 |
六、结论与反思 | 第38-40页 |
(一) 结论 | 第38页 |
(二) 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1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