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服务机器人语音识别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语音识别概述第10-12页
    1.3 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第12-14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4-1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论文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语音信号预处理及特征提取第17-34页
    2.1 汉语语音学基础第17-20页
        2.1.1 元音和辅音第17-18页
        2.1.2 声母和韵母第18-19页
        2.1.3 语音识别基元的提取第19-20页
    2.2 语音信号预处理第20-29页
        2.2.1 采样与量化第20页
        2.2.2 预加重第20-23页
        2.2.3 加窗分帧第23页
        2.2.4 端点检测第23-29页
    2.3 语音信号特征的提取第29-33页
        2.3.1 线性预测倒谱系数及其计算第29-30页
        2.3.2 梅尔倒谱系数及其计算第30-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改进DTW的特定人实时语音识别系统第34-47页
    3.1 语音识别系统结构第34-35页
        3.1.1 算法的选择第34页
        3.1.2 系统结构第34-35页
    3.2 DTW算法第35-38页
    3.3 算法的改进第38-41页
        3.3.1 DTW算法的缺点及改进第38-39页
        3.3.2 基于最小距离阈值的模板选取第39-40页
        3.3.3 基于最大距离阈值的DTW算法第40-41页
    3.4 实验测试及分析第41-46页
        3.4.1 离线录音识别实验第41-42页
        3.4.2 实时录音识别系统第42-44页
        3.4.3 基于全局DTW算法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4-45页
        3.4.4 基于最大阈值的DTW算法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45-46页
    3.5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基于GMM的非特定人语音命令识别系统第47-59页
    4.1 语音识别系统结构第47-48页
        4.1.1 系统结构第47-48页
        4.1.2 语音库的建立第48页
    4.2 系统模型构建及其实现第48-53页
        4.2.1 前向后向算法第50-51页
        4.2.2 解码算法第51-52页
        4.2.3 GMM混合模型参数估计的实现第52-53页
    4.3 实验测试及分析第53-58页
        4.3.1 数据准备第53-54页
        4.3.2 离线录音识别系统第54-56页
        4.3.3 MFCC动态差分参数对比实验第56-57页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7-58页
    4.4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1页
    5.1 工作总结第59-60页
    5.2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 A:部分程序源代码第67-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动型膝上假肢的准滑模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RFID的机器人室内定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