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无机氧化物纳米添加剂 | 第9-12页 |
1.1.1 食品中的纳米技术 | 第9-10页 |
1.1.2 三种无机氧化物纳米添加剂 | 第10页 |
1.1.3 三种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性质 | 第10-12页 |
1.2 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生物安全性研究 | 第12-16页 |
1.2.1 纳米颗粒暴露后其迁移分布及相关安全性研究 | 第12-14页 |
1.2.2 无机氧化物纳米颗粒细胞水平安全性研究 | 第14-16页 |
1.3 人工磷脂膜 | 第16-19页 |
1.3.1 细胞膜与磷脂 | 第16-17页 |
1.3.2 人工磷脂膜种类及其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1.3.3 人工磷脂膜相关应用 | 第18-19页 |
1.4 计算机模拟研究 | 第19-21页 |
1.4.1 计算机模拟简介及其相关应用 | 第19-20页 |
1.4.2 粗粒化模型及耗散粒子动力学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5.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23页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3.1 无机氧化物颗粒性质表征 | 第24页 |
2.3.2 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培养 | 第24-25页 |
2.3.3 无机氧化物颗粒细胞水平初步安全性评价 | 第25-26页 |
2.3.4 单层磷脂巨囊泡(GUV)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第26-27页 |
2.3.5 无机氧化物颗粒与GUV相互作用及观察 | 第27-28页 |
2.3.6 不同尺寸纳米颗粒对磷脂膜扰动的计算机模拟 | 第28页 |
2.3.7 统计学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9-56页 |
3.1 无机氧化物颗粒及GUV性质表征 | 第29-34页 |
3.1.1 无机氧化物颗粒尺寸及形貌观察 | 第29-31页 |
3.1.2 无机氧化物颗粒及GUV在实验体系中的带电情况测定 | 第31-32页 |
3.1.3 无机氧化物颗粒晶型分析 | 第32-33页 |
3.1.4 本节小结 | 第33-34页 |
3.2 三种无机氧化物颗粒初步安全性评价 | 第34-40页 |
3.2.1 不同尺寸TiO_2颗粒对Caco-2细胞活力及膜完整性影响 | 第34-36页 |
3.2.2 不同尺寸ZnO颗粒对Caco-2细胞活力及膜完整性影响 | 第36-38页 |
3.2.3 不同尺寸SiO_2颗粒对Caco-2细胞活力及膜完整性影响 | 第38-40页 |
3.2.4 本节小结 | 第40页 |
3.3 三种无机氧化物颗粒与模型细胞膜GUV相互作用 | 第40-52页 |
3.3.1 不同尺寸TiO_2颗粒与不同电性GUV相互作用 | 第41-46页 |
3.3.2 不同尺寸ZnO颗粒与不同电性GUV相互作用 | 第46-49页 |
3.3.3 不同尺寸SiO_2颗粒与不同电性GUV相互作用 | 第49-52页 |
3.3.4 本节小结 | 第52页 |
3.4 不同尺寸纳米颗粒对磷脂膜扰动的计算机模拟 | 第52-56页 |
3.4.1 不同尺寸纳米颗粒及磷脂膜模型构建 | 第52-54页 |
3.4.2 不同尺寸纳米颗粒对磷脂膜扰动过程 | 第54-55页 |
3.4.3 本节小结 | 第55-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