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个案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1-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文献综述第12-14页
        1.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2.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研究目的第14页
        2.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1.研究思路第15页
        2.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核心概念界定第16-17页
        1.高职院校第16页
        2.校企合作第16页
        3.人才培养模式第16页
        4.四位一体第16-17页
一、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现实价值第17-19页
    (一)社会价值: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第17-18页
    (二)企业价值:促进员工素质提升与技能增长第18页
    (三)学校价值:促进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第18-19页
    (四)个人价值:促进个人综合素质长效发展第19页
二、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分析与借鉴第19-22页
    (一)国外发达国家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第19-21页
        1.德国的“双元制”(doublesystem)模式第19-20页
        2.英国的“BTEC”模式第20页
        3.北美的“CBE”模式第20页
        4.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第20-21页
    (二)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若干成熟模式分析第21-22页
        1.企业订单培养第21页
        2.顶岗实习培养第21页
        3.现代学徒制培养第21-22页
    (三)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意义第22页
三、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引入探索第22-29页
    (一)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与特点第23-24页
        1.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第23页
        2.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第23-24页
    (二)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运行第24-28页
        1.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调研分析第25-26页
        2.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第26-27页
        3.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第27-28页
    (三)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经验第28-29页
        1.真正做到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紧密结合,实现总体效果大于局部之和第28页
        2.坚持“优先就业”的教学理念,以实践带动整体水平提升第28-29页
四、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局限及原因第29-32页
    (一)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局限第29-30页
        1.“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不成熟阶段第29页
        2.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角色定位模糊第29-30页
        3.“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存在着形式化作风第30页
        4.完备的人才职业资格考核培养制度不健全第30页
    (二)、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局限性的原因分析第30-32页
        1.四大主体的利益差异性决定了联合培养人才之路的困难性第30-31页
        2.难以预估的成本与收益矛盾让各方进退两难第31-32页
五、完善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对策建议第32-37页
    (一)政府管理层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好服务型政府角色转变第32-33页
        1.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法律法规,明确四大利益主体权利与义务第32-33页
        2.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政策驱动发挥整体效应第33页
    (二)高职院校共建四方交流平台,分摊成本和管控风险第33-34页
        1.大力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第33-34页
        2.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深化合作第34页
        3.构建紧密科学的成本分摊和风险管理体制第34页
    (三)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制定长效企业发展人才战略第34-36页
        1.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勇担社会责任第34-35页
        2.制定长期性人才培养战略,防止短视人力资源浪费第35-36页
    (四)学生要夯实理论基础,把握机会深度实操训练第36-37页
        1.继续夯实基础理论知识,保证后续实习持续有力度第36页
        2.明确自身职业定位,以较高热情投入到实习中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注释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4页
附录第44-45页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卫生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以广西为例
下一篇: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