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在应试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14-22页 |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 第14-16页 |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 第16-18页 |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18-22页 |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 第19-20页 |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历史变迁和命题依据 | 第22-28页 |
第一节 文言文试题的历史变迁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依据 | 第23-28页 |
一、课程标准的桥梁作用 | 第23-24页 |
二、考试大纲的引导作用 | 第24-26页 |
三、语文教材的提示作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全国卷I的文言文选文特点探究与试题分析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全国卷I的文言文选文特点探究 | 第28-32页 |
一、选文来源研究 | 第28-29页 |
二、选文内容研究 | 第29-30页 |
三、选文篇幅研究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全国卷I的文言文试题分析 | 第32-40页 |
一、全国卷I文言文考点梳理与分析 | 第32-37页 |
二、全国卷I的文言文题型、题量、分值研究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全国卷I文言文试题评价与命题设想 | 第40-45页 |
第一节 全国卷I文言文试题评价 | 第40-43页 |
一、选材坚持浅易标准 | 第40-41页 |
二、文本内容注重文化熏陶 | 第41-42页 |
三、试题以基础为本突出能力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全国卷I文言文试题命题设想 | 第43-45页 |
一、选文应从单一格局走向多样化格局 | 第43-44页 |
二、命题应实现言文并举以凸显人文性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新考试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应试关系 | 第45-51页 |
第一节 高考文言文试题对文言文教学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一、高考文言文试题对文言文教学的指引 | 第45-46页 |
二、高考文言文试题对文言文教学的束缚 | 第46-47页 |
第二节 高考应试与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 第47-51页 |
一、理性看待高考应试与文言文教学的关系 | 第47-48页 |
二、实现应试内容与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良性融合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