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实用类文本概念辨析不清 | 第11-12页 |
2、实用类文本教学及研究的应试功利化倾向严重 | 第12-13页 |
3、实用类文本教学体式特征不明显 | 第13页 |
4、实用类文本教学方法不够系统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五、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16-28页 |
第一节 中学生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第16-23页 |
一、教学兴趣不高 | 第16-19页 |
二、教学偏应试 | 第19-21页 |
三、写作能力不强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中学实用类文本教学问题原因探究 | 第23-28页 |
一、教材中实用文数量编排不当 | 第23-25页 |
二、应试测试内容狭窄,试题灵活性不强 | 第25-26页 |
三、兴趣不足,教法失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实用类文本体式特征 | 第28-37页 |
第一节 语体风格 | 第28-30页 |
一、准确性 | 第28-29页 |
二、通俗性 | 第29-30页 |
三、简明性 | 第30页 |
第二节 结构样式 | 第30-34页 |
一、纵向联结式 | 第31-32页 |
二、横向铺陈式 | 第32页 |
三、归纳演绎式 | 第32-33页 |
四、三段组合式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表达方式 | 第34-35页 |
第四节 主旨内涵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方法 | 第37-51页 |
第一节 语言构建与运用 | 第38-43页 |
一、通过“样本”,学习文体特征 | 第38-40页 |
二、精选“例文”,训练关键知识点 | 第40-41页 |
三、巧用“用件”,强化活动体验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思维发展与提升 | 第43-47页 |
一、“引子”激趣法,激发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的兴趣 | 第43-44页 |
二、比较阅读法,拓展理解深度 | 第44-46页 |
三、多角度探究法,形成批判性思维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 | 第47-51页 |
一、文本细读法,教成“这一篇” | 第48-50页 |
二、读写结合,以写促读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1 | 第55-57页 |
附录2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