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6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综述 | 第13-20页 |
2.1 教育信息化内涵 | 第13页 |
2.2 教育信息化特征 | 第13-14页 |
2.3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的特点 | 第14-15页 |
2.4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现状 | 第15页 |
2.5 国内外典型测评指标体系 | 第15-18页 |
2.6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 第18-19页 |
2.7 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3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制定过程 | 第20-38页 |
3.1 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 | 第20页 |
3.2 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0-21页 |
3.3 一级指标的确定 | 第21-25页 |
3.3.1 《十年规划》工作方针及发展目标 | 第21-22页 |
3.3.2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 | 第22-25页 |
3.4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 第25-35页 |
3.4.1 调查问卷的回收与处理 | 第25页 |
3.4.2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 第25-35页 |
3.5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5-38页 |
4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及方案的确定 | 第38-48页 |
4.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41页 |
4.2 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 第41页 |
4.3 指标体系构成方案 | 第41-48页 |
4.3.1 指标体系构成表 | 第41-43页 |
4.3.2 各指标的内涵及评估标准 | 第43-48页 |
5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案的应用 | 第48-59页 |
5.1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8-50页 |
5.2 评估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50页 |
5.3 问卷信效度检验 | 第50-51页 |
5.3.1 信度分析 | 第50-51页 |
5.3.2 效度分析 | 第51页 |
5.4 两所中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比较 | 第51-59页 |
5.4.1 评价过程 | 第51-57页 |
5.4.2 评价结果对比 | 第57页 |
5.4.3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讨论 | 第57-5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总结 | 第5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1 | 第65-68页 |
附录2 | 第68-72页 |
附录3 | 第72-75页 |
附录4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