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目标第10-11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第11页
    1.5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6 论文技术路线第12-13页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综述第13-20页
    2.1 教育信息化内涵第13页
    2.2 教育信息化特征第13-14页
    2.3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的特点第14-15页
    2.4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现状第15页
    2.5 国内外典型测评指标体系第15-18页
    2.6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第18-19页
    2.7 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第19-20页
3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制定过程第20-38页
    3.1 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第20页
    3.2 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0-21页
    3.3 一级指标的确定第21-25页
        3.3.1 《十年规划》工作方针及发展目标第21-22页
        3.3.2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第22-25页
    3.4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第25-35页
        3.4.1 调查问卷的回收与处理第25页
        3.4.2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第25-35页
    3.5 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5-38页
4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及方案的确定第38-48页
    4.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8-41页
    4.2 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第41页
    4.3 指标体系构成方案第41-48页
        4.3.1 指标体系构成表第41-43页
        4.3.2 各指标的内涵及评估标准第43-48页
5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案的应用第48-59页
    5.1 模糊综合评价第48-50页
    5.2 评估问卷发放与回收第50页
    5.3 问卷信效度检验第50-51页
        5.3.1 信度分析第50-51页
        5.3.2 效度分析第51页
    5.4 两所中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比较第51-59页
        5.4.1 评价过程第51-57页
        5.4.2 评价结果对比第57页
        5.4.3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讨论第57-59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总结第59页
    6.2 研究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1第65-68页
附录2第68-72页
附录3第72-75页
附录4第75-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自我构念对跨期决策领域特异性的影响
下一篇:翻转课堂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以《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