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7-10页 |
1.1.1 微课程契合了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 | 第7-8页 |
1.1.2 微课程有助于信息化时代的个别化教学 | 第8-9页 |
1.1.3 微课程丰富了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形式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1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微型学习 | 第15-16页 |
2.1.2 微课程 | 第16页 |
2.2 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2 认知负荷理论 | 第17页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2.2.4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学生学情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31页 |
3.1 元素周期律内容解读 | 第19-21页 |
3.1.1 元素周期律的课程标准解读 | 第19-20页 |
3.1.2 元素周期律的教材对比解读 | 第20-21页 |
3.2 元素周期律知识间关系 | 第21-25页 |
3.3 元素周期律学情调查 | 第25-31页 |
3.3.1 调查背景 | 第25页 |
3.3.2 设计问卷 | 第25-26页 |
3.3.3 数据分析 | 第26-29页 |
3.3.4 调查结果 | 第29-31页 |
第4章 元素周期律微课程的实践研究 | 第31-48页 |
4.1 开发微课程 | 第31-41页 |
4.1.1 选择微主题 | 第31-32页 |
4.1.2 设计微课程 | 第32-37页 |
4.1.3 编写微脚本 | 第37-38页 |
4.1.4 录制微视频 | 第38-40页 |
4.1.5 反思与修改 | 第40-41页 |
4.2 实施微课程 | 第41-48页 |
4.2.1 选择微课程 | 第41-42页 |
4.2.2 学习微课程 | 第42-43页 |
4.2.3 问卷测查 | 第43页 |
4.2.4 效果分析 | 第43-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3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展望 | 第49-53页 |
附录A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细目表 | 第53-59页 |
附录B 高一学生“元素周期律”知识的调查问卷(前测卷) | 第59-61页 |
附录C 高一学生“元素周期律”知识的测查问卷(后测卷) | 第61-63页 |
附录D 学生书面访谈卷 | 第63-64页 |
附录E 教师访谈内容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