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能量极小值的船体曲线曲面光顺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曲线曲面造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曲线曲面光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曲线曲面构建及光顺基础理论 | 第17-29页 |
2.1 NURBS曲线的定义及性质 | 第17-19页 |
2.1.1 有理多项式表达方式 | 第17-18页 |
2.1.2 有理基函数表达方式 | 第18页 |
2.1.3 齐次坐标下的几何表示 | 第18-19页 |
2.2 曲线的相关计算 | 第19-22页 |
2.2.1 曲线的导矢 | 第19-20页 |
2.2.2 曲线的矢量 | 第20-21页 |
2.2.3 曲线的曲率 | 第21页 |
2.2.4 曲线的节点插入和升阶 | 第21-22页 |
2.3 曲面的定义及性质 | 第22-24页 |
2.4 曲线曲面光顺性检测方法 | 第24页 |
2.5 曲线光顺算法原理 | 第24-27页 |
2.5.1 曲线能量整体优化原理 | 第24-26页 |
2.5.2 局部能量极小值光顺法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船舶曲线曲面拟合 | 第29-45页 |
3.1 解析曲线三次NURBS表示 | 第29-32页 |
3.1.1 直线的三次NURBS表示 | 第29-30页 |
3.1.2 圆弧的三次NURBS表示 | 第30-32页 |
3.2 自由曲线三次NURBS表示方法 | 第32-35页 |
3.2.1 节点矢量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2 控制顶点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3.3 NURBS曲线的拼接 | 第35-38页 |
3.4 船体型线拟合 | 第38-41页 |
3.5 船体曲面拟合 | 第41-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曲线曲面光顺处理 | 第45-65页 |
4.1 曲线曲面光顺的概述 | 第45-46页 |
4.2 曲线曲面光顺方法 | 第46-48页 |
4.3 曲线光顺数学模型 | 第48-59页 |
4.3.1 坏点的检测 | 第48-49页 |
4.3.2 局部能量极小值光顺模型 | 第49-55页 |
4.3.3 光顺步骤 | 第55-57页 |
4.3.4 数值实例 | 第57-59页 |
4.5 曲面光顺 | 第59-64页 |
4.5.1 曲面光顺原理 | 第59-60页 |
4.5.2 曲面光顺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4.5.3 曲面光顺步骤 | 第61-62页 |
4.5.4 数值实例 | 第62-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曲线曲面光顺系统开发与建模 | 第65-81页 |
5.1 Matlab与VC混合编程 | 第65-66页 |
5.1.1 Matlab混合编程优点 | 第65页 |
5.1.2 Matlab数据格式转换 | 第65-66页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66-67页 |
5.3 船体一级子系统构建 | 第67-71页 |
5.3.1 船体型线一级子系统构建 | 第67-69页 |
5.3.2 船体曲面一级子系统构建 | 第69-71页 |
5.4 船体曲线光顺系统构建 | 第71-78页 |
5.4.1 曲线手动光顺 | 第71-74页 |
5.4.2 曲线自动光顺 | 第74-77页 |
5.4.3 平行中体快速生成 | 第77-78页 |
5.5 曲面光顺系统构建 | 第78-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 | 第9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