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8-25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1.1 记录是科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 第8页 |
1.1.2 幼儿园科学活动记录表的设置现状令人担忧 | 第8-9页 |
1.1.3 成人应当了解幼儿对记录的理解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3.1 幼儿记录研究概况 | 第10-15页 |
1.3.2 儿童视角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4.1 记录 | 第17页 |
1.4.2 记录表 | 第17-18页 |
1.4.3 儿童视角 | 第18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8-25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5.3 研究问题 | 第19页 |
1.5.4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1.5.5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5.6 记录作品与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23-24页 |
1.5.7 伦理问题 | 第24-25页 |
2.“我”来说记录 | 第25-54页 |
2.1 “我”理解的记录任务 | 第25-29页 |
2.1.1 “做个记号吧” | 第25-27页 |
2.1.2 “好玩的游戏” | 第27-28页 |
2.1.3 “我不会画画” | 第28-29页 |
2.2 “我”选择的符号 | 第29-40页 |
2.2.1 “我爱画它的形状” | 第30-33页 |
2.2.2 “打个勾勾吧” | 第33-35页 |
2.2.3 “我喜欢涂颜色” | 第35-37页 |
2.2.4 “给它连线吧” | 第37-38页 |
2.2.5 其它符号 | 第38-40页 |
2.3 “我”喜欢的记录表的特点 | 第40-50页 |
2.3.1 “我”喜欢的记录表样式 | 第41-43页 |
2.3.2 “我”喜欢的记录表形状 | 第43-44页 |
2.3.3 “我”喜欢的记录表空间 | 第44-45页 |
2.3.4 “我”选择的记录表难度 | 第45-46页 |
2.3.5 “我”选择的记录表类型 | 第46-50页 |
2.4 “我”体验的记录 | 第50-54页 |
2.4.1 “我”的愉快经历 | 第51-52页 |
2.4.2 “我”的成长空间 | 第52-54页 |
3.分析与讨论 | 第54-67页 |
3.1 幼儿记录的特点 | 第54-57页 |
3.1.1 记录的多元性与统一性 | 第54-56页 |
3.1.2 记录的结果性与过程性 | 第56-57页 |
3.2 幼儿选择记录表的特点 | 第57-61页 |
3.2.1 记录表的选择倾向 | 第57-59页 |
3.2.2 记录表对幼儿记录的支持 | 第59-61页 |
3.3 记录活动存在的价值 | 第61-64页 |
3.3.1 记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 | 第61-62页 |
3.3.2 记录为幼儿提供了表达与交流的空间 | 第62-63页 |
3.3.3 记录为幼儿带来的愉悦情感 | 第63-64页 |
3.4 成人的角色 | 第64-67页 |
4.建议与反思 | 第67-71页 |
4.1 建议 | 第67-70页 |
4.1.1 尊重幼儿的记录 | 第67页 |
4.1.2 赋予幼儿记录的权利 | 第67-68页 |
4.1.3 创设符合幼儿需要的记录方式并鼓励幼儿进行记录的自主创新 | 第68页 |
4.1.4 为幼儿的科学记录提供支持性记录表 | 第68-69页 |
4.1.5 给予幼儿愉悦的情感体验 | 第69页 |
4.1.6 成人与幼儿的关系:教师充当倾听者 | 第69-70页 |
4.2 反思 | 第70-71页 |
4.2.1 关于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70页 |
4.2.2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70页 |
4.2.3 对研究内容的反思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