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1.2 主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标、内容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内容框架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2.1 关于员工忠诚度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2.1.1 员工忠诚的含义 | 第16-17页 |
2.1.2 国内外关于忠诚度的研究 | 第17-20页 |
2.2 关于知识型员工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2.1 知识型员工的含义 | 第20-21页 |
2.2.2 国内外关于知识型员工研究现状 | 第21页 |
2.3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 | 第21-25页 |
2.3.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 | 第21-22页 |
2.3.2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3 比较控制型和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第23-25页 |
第3章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知识型员工忠诚度作用研究 | 第25-36页 |
3.1 员工忠诚度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3.1.1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5页 |
3.1.2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5-26页 |
3.1.3 需求理论 | 第26页 |
3.1.4 组织公平理论 | 第26-27页 |
3.2 知识型员工特点分析 | 第27-29页 |
3.2.1 知识型员工个人特征 | 第27-28页 |
3.2.2 知识型员工工作特征 | 第28-29页 |
3.3 知识型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3.3.1 宏观环境影响 | 第29-30页 |
3.3.2 自身环境影响 | 第30页 |
3.3.3 企业环境影响 | 第30-32页 |
3.4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角度改善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策略 | 第32-36页 |
3.4.1 人力资源规划 | 第33-34页 |
3.4.2 知识型员工招聘与配置 | 第34页 |
3.4.3 知识型员工培训与开发 | 第34页 |
3.4.4 知识型员工晋升与发展 | 第34页 |
3.4.5 知识型员工评价与激励 | 第34-35页 |
3.4.6 知识型员工授权与参与 | 第35-36页 |
第4章 CRSBG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角度改善知识型员工忠诚度对策研究 | 第36-61页 |
4.1 CRSBG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第36-40页 |
4.1.1 知识型员工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4.1.2 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政策现状 | 第38-39页 |
4.1.3 知识型员工现状 | 第39-40页 |
4.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40-51页 |
4.2.1 人力资源规划的缺失 | 第41-42页 |
4.2.2 人力资源政策的信用失灵 | 第42-43页 |
4.2.3 绩效考核评价模式简单和有限应用 | 第43-45页 |
4.2.4 职业发展通道不畅 | 第45-47页 |
4.2.5 有限的培训开发 | 第47-48页 |
4.2.6 招聘甄选方法简单和员工离职率较高 | 第48-49页 |
4.2.7 员工激励效果不明显 | 第49-51页 |
4.3 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角度改善员工忠诚度对策 | 第51-61页 |
4.3.1 制定并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 第51-53页 |
4.3.2 知识型员工的招聘和劳动关系管理 | 第53-54页 |
4.3.3 知识型员工的发展通道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 第54-56页 |
4.3.4 知识型员工的培训开发和个人成长 | 第56-57页 |
4.3.5 知识型员工的评价和个人行为导向 | 第57-59页 |
4.3.6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和个人获得感 | 第59-60页 |
4.3.7 知识型员工的授权承诺与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