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缘由第10-11页
        1.1.1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基础第10-11页
        1.1.2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观察的欠缺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1 国外对课堂观察的研究第12-13页
        1.3.2 国内对课堂观察的研究第13-15页
        1.3.3 相关研究的不足第15页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5-20页
        1.4.1 概念第15-16页
        1.4.2 物理概念第16-17页
        1.4.3 物理概念教学第17-18页
        1.4.4 课堂观察第18-19页
        1.4.5 课堂观察量表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2-31页
    2.1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第22-23页
        2.1.1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第22页
        2.1.2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第22-23页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3-25页
        2.2.1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3-24页
        2.2.2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4-25页
    2.3 课堂观察LICC范式第25-28页
        2.3.1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提出第25-26页
        2.3.2 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内容第26-27页
        2.3.3 课堂观察LICC范式与物理概念教学第27-28页
    2.4 两两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原理第28-29页
    2.5 模糊综合测评模型第29-31页
第三章 高中物理概念课堂教学第31-36页
    3.1 物理概念教学的功能第31-32页
    3.2 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与障碍第32-33页
        3.2.1 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第32页
        3.2.2 学生物理概念形成的障碍第32-33页
    3.3 高中物理概念课堂教学程序第33-36页
        3.3.1 教学准备第33-34页
        3.3.2 教学过程第34-36页
第四章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构建第36-54页
    4.1 制订教育评价观察量表的原则第36-37页
    4.2 初拟观察指标第37-41页
    4.3 观察指标的修订第41-46页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6-51页
        4.4.1 确定一级观察指标权重第46页
        4.4.2 确定二级观察指标权重第46-51页
    4.5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第51-54页
第五章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实施第54-63页
    5.1 课前会议第54-55页
    5.2 课中观察第55页
    5.3 课后会议第55-63页
        5.3.1 观测信息统计第55-58页
        5.3.2 研究结果第58-61页
        5.3.3 结果分析与教学建议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研究总结第63页
    6.2 研究不足第63-64页
    6.3 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第68-69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所获荣誉与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福建省福清市H中学为例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策略研究--以吕梁市M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