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研究问题分析 | 第15-41页 |
一、研究型课程及其价值 | 第15-19页 |
二、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 第19-20页 |
三、上海市部分高中研究型课程开展现状调研 | 第20-26页 |
四、专家系统及其与研究型课程整合问题的提出 | 第26-33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33-36页 |
六、主要概念界定与辨析 | 第36-41页 |
第二章、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工作模型的构建 | 第41-59页 |
一、专家系统的组成 | 第41-42页 |
二、专家系统开发的工作路线图 | 第42页 |
三、关于系统工作理论的选择——问题化学习 | 第42-46页 |
四、探索专家系统工作模式 | 第46-57页 |
五、研究型课程实施中的教育专家指导模式的构建 | 第57-59页 |
第三章、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开发 | 第59-80页 |
一、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设计的思想 | 第59-60页 |
二、教育专家系统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 第60-64页 |
三、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知识的构建 | 第64-78页 |
四、专家系统的工作流程与预期效果 | 第78-80页 |
第四章、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80-118页 |
一、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中学生使用者的功能实现 | 第80-95页 |
二、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中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功能实现 | 第95-118页 |
第五章、应用专家系统后研究型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 第118-125页 |
一、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试用情况报告 | 第118-119页 |
二、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运用反馈案例 | 第119-123页 |
三、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效果评价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一、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社会效益分析 | 第125页 |
二、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125页 |
三、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方向 | 第125-127页 |
附录 | 第127-136页 |
附录1、关于上海市部分中学研究型课程开展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127-130页 |
附件2:国内外教育专家系统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0-131页 |
附录3:1990年以来开发的智能教育系统 | 第131-132页 |
附件4:霍兰德职业兴趣(人格)测验(你适合哪种职业类型) | 第132-13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6-138页 |
后记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