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国际背景 | 第11页 |
二、国内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1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2页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教师专业化 | 第12-13页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第13页 |
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 第1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二、访谈法 | 第13-14页 |
三、数据分析法 | 第14页 |
四、文献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涵 | 第15-25页 |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理念的准确理解及运用 | 第15-18页 |
一、课程与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 第15-17页 |
二、教学方式的适应与创新 | 第17-18页 |
三、课程意识的增强 | 第18页 |
第二节 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 第18-20页 |
一、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 | 第18-19页 |
二、拥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 | 第19页 |
三、掌握丰富的语文学科教学知识 | 第19-20页 |
四、广博的通识性知识 | 第20页 |
第三节 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 第20-22页 |
一、教学能力的明显提高 | 第21页 |
二、班级管理方式的灵活多样 | 第21页 |
三、教育评价能力的稳步发展 | 第21页 |
四、交际能力的丰富多彩 | 第21-22页 |
五、反思能力的显著增强 | 第22页 |
第四节 专业理念与师德意识的增强 | 第22-25页 |
一、专业理念 | 第22页 |
二、师德意识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三都县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5-41页 |
第一节 基于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25-29页 |
一、问卷的设置 | 第25-26页 |
二、问卷调查情况 | 第26页 |
三、问卷的数据与文字分析 | 第26-29页 |
第二节 个别教师访谈 | 第29-33页 |
一、访谈对象 | 第29页 |
二、访谈时间及地点 | 第29页 |
三、访谈提纲 | 第29-30页 |
四、访谈概要 | 第30-33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 第33-34页 |
一、教学方面 | 第33页 |
二、科研方面 | 第33页 |
三、培训方面 | 第33-34页 |
四、自学方面 | 第34页 |
第四节 目前三都县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 第34-36页 |
一、常规工作的督查 | 第34-35页 |
二、教师培训的管理 | 第35页 |
三、教师论文的评选 | 第35-36页 |
四、民族文化进校园 | 第36页 |
五、奖教奖学 | 第36页 |
第五节 存在问题之原因的综合分析 | 第36-41页 |
一、新课程与本地教师专业发展 | 第36-38页 |
二、各类培训与本地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38页 |
三、民族地区的教育坏境与教师发展 | 第38-39页 |
四、教师的压力与专业发展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三都县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 第41-53页 |
第一节 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强化多种理论学习 | 第41-45页 |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面学习 | 第42-43页 |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 | 第43-44页 |
三、合作学习理论的强化学习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优化教学教研制度,提高运行效率 | 第45-48页 |
一、教学制度建设 | 第45-46页 |
二、教研制度建设 | 第46-48页 |
第三节 积极探索新途径,切实搞好教师培训 | 第48-49页 |
一、“国培计划”与地区骨干培训的合理安排 | 第48页 |
二、校本培训的有效管理 | 第48-49页 |
三、分层次、分时段的全员培训 | 第49页 |
第四节 树立正确民族文化观念,做好三都县优秀文化传承 | 第49-51页 |
一、强化语文教师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意识 | 第50页 |
二、搞好语文教师民族文化培训 | 第50-51页 |
三、鼓励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研究 | 第51页 |
第五节 强化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提高个人的教研水平 | 第51-53页 |
一、阅读意识 | 第51-52页 |
二、写作意识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于漪、钱梦龙二位名师的成长与启示 | 第53-57页 |
第一节 成长历程的比较 | 第53-54页 |
一、入职新手阶段 | 第53页 |
二、有经验教师阶段 | 第53-54页 |
三、卓越教师阶段 | 第54页 |
四、退休阶段 | 第54页 |
第二节 名师的启示 | 第54-57页 |
一、德艺双馨 | 第54-55页 |
二、终身学习 | 第55页 |
三、以人为本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