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的编制和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考试心理正能量的概念第10页
        1.1.3 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空白第10页
        1.1.4 考试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性与科学化第10-11页
        1.1.5 考试团体心理辅导的整合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的评价标准第12-13页
        1.3.1 量化评定标准第12-13页
        1.3.2 质的评价标准第13页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第13-16页
        1.4.1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34页
    2.1 考试心理正能量第16-20页
        2.1.1 心理能量的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2 心理正能量第18-19页
        2.1.3 考试心理正能量第19-20页
    2.2 考试心理第20-26页
        2.2.1 考试心理概念第20页
        2.2.2 考试心理问题类型第20-21页
        2.2.3 考试焦虑第21-22页
        2.2.4 考试心理干预第22-25页
        2.2.5 考试心理问题、考试心理素质、考试绩效的关系第25-26页
    2.3 关于团体辅导手册第26-32页
        2.3.1 关于手册第26-27页
        2.3.2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第27-32页
        2.3.3 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第32页
    2.4 积极心理学第32-34页
第3章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整体现状和基本特点第34-52页
    3.1 研究目的第34页
    3.2 研究假设第34页
    3.3 研究方法第34-37页
        3.3.1 研究样本第34-36页
        3.3.2 研究工具第36-37页
        3.3.3 研究程序第37页
        3.3.4 数据处理第37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7-49页
        3.4.1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学校间差异第37-38页
        3.4.2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性别差异第38-39页
        3.4.3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独生子女与否差异第39-40页
        3.4.4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民族差异第40页
        3.4.5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精神病家族史与否差异第40-41页
        3.4.6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家庭所在地差异第41-42页
        3.4.7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第42-43页
        3.4.8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父母婚姻状况差异第43-44页
        3.4.9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家庭氛围差异第44-45页
        3.4.10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父亲文化程度差异第45-47页
        3.4.11 初三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母亲文化程度差异第47-49页
    3.5 讨论第49-50页
    3.6 结论第50-52页
第4章《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的编制第52-87页
    4.1 研究目的第52页
    4.2 研究方法第52页
    4.3 研究工具第52-53页
        4.3.1 研究者第52页
        4.3.2 研究材料第52-53页
    4.4 数据处理及结果评估第53页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3-85页
        4.5.1 关于手册第53-54页
        4.5.2 结构固化第54-55页
        4.5.3 主题析取与内容构建第55-62页
        4.5.4 技术指导第62-69页
        4.5.5 辅导手册的建议来源第69-83页
        4.5.6 幸福课对考试心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启示第83-85页
    4.6 讨论第85-86页
    4.7 结论第86-87页
第5章《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的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第87-129页
    5.1 研究目的第87页
    5.2 研究假设第87页
    5.3 研究方法第87-88页
    5.4 研究对象的筛选第88-95页
        5.4.1 筛选工具第88-89页
        5.4.2 研究对象第89-95页
    5.5 研究设计第95-96页
    5.6 研究程序第96-98页
        5.6.1 组织阶段第96-97页
        5.6.2 实验阶段第97-98页
        5.6.3 实验后测第98页
        5.6.4 实验后效果评估第98页
    5.7 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第98页
    5.8 结果与分析第98-126页
        5.8.1 实验干预的效果研究第98-112页
        5.8.2 团体成员对辅导效果的评价第112-126页
    5.9 讨论第126-128页
    5.10 结论第128-129页
第6章 研究总结第129-132页
    6.1 研究成果第129页
        6.1.1 初三年级学生考试心理能量的现状分析及基本特点第129页
        6.1.2 《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的编制第129页
        6.1.3 《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的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第129页
    6.2 研究不足第129-130页
        6.2.1 问卷使用方面第130页
        6.2.2 手册编写与使用方面第130页
    6.3 研究展望第130-132页
        6.3.1 《考试心理正能量调查问卷》的编制第130-131页
        6.3.2 研究的积极心理学意义的再丰富第131页
        6.3.3 手册使用的推广性和实操性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7页
附录第137-195页
    附录 1:《大中学生考试心理素质量表》考试心理能量分量表第137-139页
    附录 2:考试焦虑诊断量表第139-141页
    附录 3:活动契约书第141-142页
    附录 4:团体单元反馈表第142-143页
    附录 5: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效果评价表第143-146页
    附录 6:中学生《考试心理正能量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第146-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95-197页
致谢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P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音乐疗法团体心理辅导手册》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