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古典诗词教学的研究背景 | 第11-19页 |
一、古典诗词的地位 | 第11-12页 |
二、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 | 第12-14页 |
三、《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4-15页 |
四、多媒体的应用 | 第15-16页 |
五、古典诗词教学研究的不足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 | 第19-28页 |
一、语文教材的要求 | 第19-22页 |
二、语言环境的差异 | 第22-24页 |
三、师生自身的不足 | 第24-25页 |
四、社会氛围的影响 | 第25-26页 |
五、语文高考的压力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 | 第28-54页 |
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 第28-33页 |
1、文化渊源 | 第28-29页 |
2、时代特点 | 第29-30页 |
3、社会变动 | 第30-31页 |
4、人生经历 | 第31页 |
5、个性特征 | 第31-32页 |
6、诗歌风格 | 第32-33页 |
二、诵读涵泳,体悟诗情 | 第33-37页 |
三、细品意象,悦赏意境 | 第37-40页 |
1、细品意象 | 第37-38页 |
2、悦赏意境 | 第38-40页 |
四、有效链接,比较鉴赏 | 第40-43页 |
1、有效链接 | 第40-41页 |
2、比较鉴赏 | 第41-43页 |
五、审词度句,以写促读 | 第43-47页 |
六、对话交流,多元解读 | 第47-50页 |
七、分类整合,以点带面 | 第50-54页 |
1、咏史怀古类 | 第51页 |
2、羁旅思乡类 | 第51页 |
3、登高感怀类 | 第51-52页 |
4、送别类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