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以湖南大学附属小学为个案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诠释第17-29页
    2.1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第17-20页
        2.1.1 教育评价第17-18页
        2.1.2 综合素质评价第18页
        2.1.3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第18-20页
    2.2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类型第20-21页
        2.2.1 按评价的目的划分第20页
        2.2.2 按评价的发展趋势划分第20-21页
    2.3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3.1 多元智能理论第21-22页
        2.3.2 建构主义理论第22页
        2.3.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2-23页
        2.3.4 发展性评价理论第23页
    2.4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然分析第23-29页
        2.4.1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标第24-25页
        2.4.2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案第25-27页
        2.4.3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与操作流程第27-29页
第3章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第29-39页
    3.1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第29-32页
        3.1.1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第29-30页
        3.1.2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第30页
        3.1.3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第30-31页
        3.1.4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与操作流程第31-32页
    3.2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3.2.1 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第32-33页
        3.2.2 评价内容过多关注学科知识第33页
        3.2.3 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第33-34页
        3.2.4 评价重心忽视过程第34页
        3.2.5 评价方法仍然简单第34-36页
    3.3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39页
        3.3.1 社会原因第36-37页
        3.3.2 学校原因第37-38页
        3.3.3 教师原因第38-39页
第4章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与思考第39-46页
    4.1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第39-40页
    4.2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体系第40-41页
    4.3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方案第41-43页
    4.4 湖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执行第43-44页
    4.5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策中教师与学校作用的思考第44-46页
        4.5.1 依靠教师,通过教师更新观念实现评价实施的真正转变第45页
        4.5.2 依靠学校,通过学校教育改革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新教师适应性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