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概述 | 第16-22页 |
(一) 概念的厘定 | 第16-17页 |
1. 情感 | 第16页 |
2. 态度 | 第16-17页 |
3. 价值观 | 第17页 |
(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 第17-19页 |
1. 情感与态度 | 第17页 |
2. 情感与价值观 | 第17-18页 |
3. 态度与价值观 | 第18-19页 |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9-22页 |
1.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地位 | 第19-20页 |
2.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 第20-22页 |
二、 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8页 |
(一) 存在问题 | 第22-25页 |
1.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不足 | 第22页 |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不到位 | 第22-23页 |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缺乏量化和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 | 第23-25页 |
(二) 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25页 |
2. 教育理念的制约 | 第25-26页 |
3. 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制约 | 第26页 |
4. 学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 第26-28页 |
三、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对策 | 第28-37页 |
(一)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 第28-30页 |
1. 课程观念的转变 | 第28页 |
2. 学生观的转变 | 第28-29页 |
3. 教学方式的转变 | 第29-30页 |
(二) 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 第30-32页 |
(三)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 第32-34页 |
1. 评价原则 | 第32-33页 |
2. 评价方法 | 第33-34页 |
(四) 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 第34-37页 |
1. 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 | 第34页 |
2. 良好的业务素质 | 第34-35页 |
3. 健康的心理素质 | 第35-37页 |
四、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设计演示 | 第37-47页 |
(一) 基础分析 | 第37-38页 |
1. 课程标准分析 | 第37页 |
2. 教材分析 | 第37页 |
3. 学情分析 | 第37-38页 |
(二) 教学目标 | 第38-39页 |
1. 知识与技能 | 第38页 |
2. 过程与方法 | 第38-39页 |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第39页 |
(三) 教学重难点 | 第39-40页 |
1. 重点 | 第39页 |
2. 难点 | 第39-40页 |
(四) 教学方法及采用的依据 | 第40-46页 |
(五) 教学反思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