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1 易逝品的动态定价 | 第10-11页 |
1.3.2 易逝品与动态定价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3 易逝品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易逝品 | 第18-19页 |
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19-21页 |
2.2.1 消费者行为的描述 | 第19页 |
2.2.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 第19-20页 |
2.2.3 消费者对产品的估值折扣 | 第20-21页 |
2.3 收益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2.3.1 收益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21页 |
2.3.2 收益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3章 消费者估值为定值时易逝品的两期定价决策研究 | 第23-38页 |
3.1 模型描述与假设 | 第23-25页 |
3.2 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25-28页 |
3.2.1 策略 1:低价上市-低价抛售策略 | 第26-27页 |
3.2.2 策略 2:高价上市-低价抛售策略 | 第27-28页 |
3.2.3 策略 3:高价上市-高价抛售策略 | 第28页 |
3.3 三种策略对较分析 | 第28-34页 |
3.4 数值分析 | 第34-38页 |
第4章 消费者估值变化时易逝品的两期定价决策研究 | 第38-55页 |
4.1 建模与求解 | 第38-49页 |
4.1.1 第一期只有短视消费者 | 第39-40页 |
4.1.2 第一期同时有短视消费者和策略消费者 | 第40-49页 |
4.2 数值分析 | 第49-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55-56页 |
5.2 展望与不足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