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信息技术职前教师的关注阶段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TPACK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页
        1.2.2 关注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3 关注阶段与TPACK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问题第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1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1-12页
    1.5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5.1 理论价值第12页
        1.5.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3-18页
    2.1 关注阶段(SoC)第13-15页
        2.1.1 关注阶段理论的源起第13页
        2.1.2 关注阶段理论的内涵与特征第13-14页
        2.1.3 关注阶段(SoC)测量研究第14-15页
    2.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第15-18页
        2.2.1 TPACK的源起第15-16页
        2.2.2 TPACK的内涵及特征第16-17页
        2.2.3 TPACK水平测量研究第17-18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第18-28页
    3.1 TPACK问卷的设计第18-23页
        3.1.1 问卷的改编第18页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18页
        3.1.3 问卷信效度分析第18-23页
    3.2 关注阶段问卷的设计第23-28页
        3.2.1 问卷的改编第23页
        3.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3页
        3.2.3 问卷信效度分析第23-28页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8-51页
    4.1 正式问卷实施发放第28页
    4.2 TPACK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8-34页
        4.2.1 职前教师基本信息统计第28页
        4.2.2 职前教师TPACK水平总体特征第28-30页
        4.2.3 职前教师TPACK各个维度上的分布特征第30-34页
    4.3 关注阶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4-40页
        4.3.1 职前教师关注阶段基本信息统计第34页
        4.3.2 职前教师关注阶段的总体特征第34-36页
        4.3.3 职前教师关注阶段各个维度上的分布特征第36-40页
    4.4 关注阶段与TPACK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0-51页
        4.4.1 TPACK与关注阶段之间的双变量相关分析第40-43页
        4.4.2 关注阶段与TPACK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第43-51页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第51-54页
    5.1 学校层面第51-52页
    5.2 个人层面第52-5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54-56页
    6.1 研究结论第54-55页
    6.2 研究不足第55页
    6.3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程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师TPACK结构及特征分析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