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中介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引 言第7-12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3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3.1 理论价值第8-9页
        1.3.2 实践价值与意义第9页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9-11页
        1.4.1 研究的思路第9页
        1.4.2 研究的框架第9-11页
    1.5 研究的方法第11-12页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6页
    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3.中介学习的基本概念界定第16-20页
    3.1 中介学习理论第16-17页
    3.2 中介学习理论相关概念概述第17-20页
        3.2.1 中介学习的外部表征第17-19页
        3.2.2 中介学习的知识可视化第19-20页
4. 中介学习的设计基础:促进学习的社会性交互第20-25页
    4.1 活动理论中的中介理解第20-21页
    4.2 知识的社会性第21页
    4.3 学习者的社会性第21-22页
    4.4 整合中介的学习:学习过程的社会性第22-23页
    4.5 中介学习的设计宗旨第23-25页
5.基于中介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框架第25-41页
    5.1 教学内容的选择第25-26页
    5.2 教学情境的设计第26-27页
    5.3 中介学习活动设计第27页
    5.4 中介学习的形式与工具第27-37页
        5.4.1 中介学习的形式第27-31页
        5.4.2 中介工具的分类第31-36页
        5.4.3 中介工具的有效使用第36-37页
    5.5 课堂学习的社会结构设计第37-38页
    5.6 教学评价与总结第38-39页
    5.7 整合中介工具的学习框架第39-41页
6.课堂环境下基于中介学习理论案例研究第41-55页
    6.1 课例分析一第41-50页
        6.1.1 课例分析(案例一:课堂管理问题研讨)第41-47页
        6.1.2 课例分析(案例二:课程实施中的学习环境设计研讨)第47-48页
        6.1.3 小结第48-50页
    6.2 课例分析二(案例三:伯牙绝弦)第50-55页
        6.2.1 课例设计的目的第50页
        6.2.2 课例设计的准备第50-51页
        6.2.3 课程实施效果的微观分析第51-53页
        6.2.4 小结第53-55页
7.总结与反思第55-57页
    7.1 研究总结第55-56页
    7.2 研究不足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寄宿制高中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面向Web的领域知识演化关系抽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