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U形还是线性?网络情境下服务补救对口碑传播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动机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页
    1.3 研究框架第14-17页
        1.3.1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3.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33页
    2.1 感知公平理论第17-20页
        2.1.1 感知公平理论的内涵第17-18页
        2.1.2 感知公平的构成维度及拓展第18-19页
        2.1.3 感知公平理论的实证研究第19-20页
    2.2 服务失误第20-22页
        2.2.1 服务失误的概念第20-21页
        2.2.2 服务失误的严重性第21页
        2.2.3 网络服务失误的实证研究第21-22页
    2.3 服务补救质量第22-26页
        2.3.1 服务补救的定义与实证研究第22-23页
        2.3.2 网络服务补救质量的定义第23-24页
        2.3.3 网络服务补救质量的构成维度第24-25页
        2.3.4 网络服务补救质量的实证研究第25-26页
    2.4 补救满意第26-28页
        2.4.1 补救满意的定义第26页
        2.4.2 补救满意与顾客满意的区别第26-27页
        2.4.3 补救满意的实证研究第27-28页
    2.5 网络口碑第28-33页
        2.5.1 网络口碑的定义第28页
        2.5.2 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区别第28-29页
        2.5.3 网络口碑的构成维度第29-31页
        2.5.4 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第31-33页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第33-39页
    3.1 研究模型第33页
    3.2 研究假设第33-39页
        3.2.1 网络服务补救质量与补救满意的关系第33-34页
        3.2.2 网络服务补救质量对补救满意的影响程度第34-35页
        3.2.3 网络服务补救质量与正面网络口碑的关系第35页
        3.2.4 消费者补救满意与正面网络口碑的关系第35-36页
        3.2.5 消费者补救满意与网络口碑活动的关系第36-37页
        3.2.6 消费者补救满意的中介作用第37-39页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第39-45页
    4.1 问卷设计第39-41页
        4.1.1 问卷设计流程第39页
        4.1.2 问卷基本情况第39-40页
        4.1.3 变量构成第40-41页
    4.2 数据收集第41-45页
        4.2.1 数据收集第41页
        4.2.2 样本描述第41-42页
        4.2.3 量表探索性分析第42-45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第45-53页
    5.1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5-47页
        5.1.1 信度分析第45页
        5.1.2 效度分析第45-47页
    5.2 单因素方差分析第47-48页
    5.3 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第48-53页
        5.3.1 结构方程模型第48页
        5.3.2 假设检验第48-49页
        5.3.3 网络服务补救质量影响程度分析第49-50页
        5.3.4 中介效应第50页
        5.3.5 U形关系检验第50-5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3-57页
    6.1 研究结论第53页
    6.2 研究启示第53-55页
        6.2.1 理论启示第53-54页
        6.2.2 实践启示第54-55页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徽商银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研究
下一篇:常州移动客户经理薪酬管理方案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