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造工艺及设备论文

基于虚拟仪器的发动机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开发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8页
        1.2.1 噪声分析方法第13页
        1.2.2 噪声源识别方法发展动态及现状第13-15页
        1.2.3 空间变换算法第15页
        1.2.4 声场分离技术第15-16页
        1.2.5 噪声测试系统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噪声信号处理技术第19-42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信号预处理技术第19-22页
        2.2.1 数字滤波器第19-20页
        2.2.2 窗函数第20-22页
    2.3 时频域分析第22-30页
        2.3.1 傅里叶变换及频谱分析第22-23页
        2.3.2 倒频谱分析第23页
        2.3.3 小波分析第23-29页
        2.3.4 能量谱分析第29页
        2.3.5 频程分析第29-30页
    2.4 基于空间FFT变换的近场声全息原理及算法第30-33页
        2.4.1 基于空间FFT变换的近场声全息原理第30页
        2.4.2 基于空间FFT变换的近场声全息算法第30-32页
        2.4.3 基于空间FFT的近场声全息算法实现第32-33页
        2.4.4 近场声全息重建误差分析第33页
    2.5 偏相干算法第33-41页
        2.5.1 相干函数第34-35页
        2.5.2 频率响应函数第35-36页
        2.5.3 偏相干算法第36-39页
        2.5.4 偏相干算法仿真实例第39-40页
        2.5.5 偏相干计算误差的产生原因第40-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发动机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第42-67页
    3.1 虚拟仪器第42-45页
        3.1.1 虚拟仪器介绍第42-45页
    3.2 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第45-46页
    3.3 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硬件选择及设计第46-52页
        3.3.1 9点声功率级测试架第46-47页
        3.3.2 近场声全息测试方法选择第47-48页
        3.3.3 线阵列设计第48页
        3.3.4 自动移动声阵列的实现第48-49页
        3.3.5 传声器的选择第49-50页
        3.3.6 前置放大器的选择第50页
        3.3.7 PXI总线式数据采集卡第50-52页
    3.4 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软件结构设计第52-63页
        3.4.1 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软件模块划分第52-55页
        3.4.2 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软件实现第55-63页
    3.5 仿真验证第63-65页
        3.5.1 NAH分析仿真验证第63-64页
        3.5.2 9点声功率级仿真验证第64-65页
    3.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发动机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的试验验证第67-81页
    4.1 声全息测试技术试验第67-77页
        4.1.1 声全息测试试验准备第67-69页
        4.1.2 移动控制装置的调试第69页
        4.1.3 声全息试验及结果分析第69-77页
    4.2 声功率级试验第77-79页
        4.2.1 声功率级试验测点布置第77-78页
        4.2.2 1米9点声功率级测试及结果分析第78-79页
    4.3 试验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第79-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5.1 总结第81页
    5.2 展望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附录A 线阵列设计图第91-95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燃料高压共轨柴油机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活塞—环组—缸套耦合传热及热负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