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以煤炭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3 研究述评第19-20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0页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第20-21页
        1.3.3 本文预期创新点第21-22页
    1.4 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第23-29页
    2.1 公司治理概念界定第23-24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4-29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24-25页
        2.2.2 内部人控制理论第25-26页
        2.2.3 大股东掏空理论第26-27页
        2.2.4 资源依赖理论第27页
        2.2.5 理论应用启示第27-29页
3 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9-37页
    3.1 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29-32页
        3.1.1 股权结构第29页
        3.1.2 股东性质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29-31页
        3.1.3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31-32页
    3.2 董事会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32-35页
        3.2.1 董事会结构第32页
        3.2.2 董事会规模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32-33页
        3.2.3 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33-34页
        3.2.4 两职状态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34-35页
    3.3 管理层激励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35-37页
        3.3.1 管理层激励第35页
        3.3.2 管理层报酬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第35-37页
4 煤炭行业并购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分析第37-45页
    4.1 煤炭行业并购分析第37-38页
    4.2 煤炭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分析第38-45页
        4.2.1 股权结构第39-40页
        4.2.2 董事会结构第40-42页
        4.2.3 管理层激励第42-45页
5 煤炭上市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第45-57页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5-46页
        5.1.1 样本选择第45页
        5.1.2 数据来源第45-46页
    5.2 变量设定第46-47页
        5.2.1 自变量第46页
        5.2.2 因变量第46-47页
        5.2.3 控制变量第47页
    5.3 并购绩效综合得分的计算第47-50页
        5.3.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第47-48页
        5.3.2 获取主成分第48页
        5.3.3 确定主成分表达式和综合绩效函数第48-50页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0-52页
        5.4.1 绩效综合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0-51页
        5.4.2 公司治理结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1-52页
    5.5 模型构建第52-53页
        5.5.1 建立模型第52-53页
        5.5.2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53页
    5.6 回归结果分析第53-57页
        5.6.1 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第53-54页
        5.6.2 董事会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第54-55页
        5.6.3 管理层激励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第55-57页
6 结论和展望第57-63页
    6.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6.2 建议第58-60页
        6.2.1 并购企业应谨慎进行国有股减持,保持合理的股权结构第58-59页
        6.2.2 并购企业应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第59-60页
        6.2.3 并购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第60页
    6.3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第60-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69页
致谢第69-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中国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变化分析
下一篇:安徽省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