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智能家居生态与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5页
        1.2.1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1.2.2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工作第15-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2 主要研究工作第17-19页
第二章 生态与安防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第19-25页
    2.1 智能家居概述第19-20页
    2.2 系统设计方案第20-23页
        2.2.1 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设计方案第20页
        2.2.2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方案第20-21页
        2.2.3 智能小区安防网络设计方案第21-22页
        2.2.4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第22-23页
    2.3 Wi-Fi 无线局域网技术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5-41页
    3.1 最小系统模块第25-29页
        3.1.1 C8051F020 的结构与特点第25-27页
        3.1.2 最小系统及外围电路第27-29页
    3.2 各传感器测量模块第29-35页
        3.2.1 温度测量模块第29页
        3.2.2 湿度测量模块第29-30页
        3.2.3 光照强度测量模块第30-31页
        3.2.4 CO 浓度测量模块第31-32页
        3.2.5 CO_2浓度测量模块第32页
        3.2.6 甲醛浓度测量模块第32-33页
        3.2.7 人体热释电传感器模块的介绍第33-35页
    3.3 系统电源模块第35页
    3.4 通讯模块第35-37页
        3.4.1 串口通讯第35-36页
        3.4.2 Wi-Fi 模块第36-37页
    3.5 智能窗帘控制模块第37-38页
    3.6 按键模块第38-39页
    3.7 液晶显示模块第39页
    3.8 报警模块第39-40页
    3.9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41-55页
    4.1 系统集成开发环境第41-43页
    4.2 系统下位机程序初始化设计第43-45页
        4.2.1 下位机时钟初始化程序第43页
        4.2.2 下位机 I/O 端口初始化程序第43-44页
        4.2.3 下位机串口初始化程序第44页
        4.2.4 下位机程序 ADC0 初始化程序第44-45页
    4.3 各功能模块程序流程第45-50页
        4.3.1 温度测量模块软件设计第45-46页
        4.3.2 湿度测量模块软件设计第46-47页
        4.3.3 光照强度测量模块软件设计第47页
        4.3.4 ADC0 模块软件设计第47-48页
        4.3.5 串行通信模块程序第48-50页
    4.4 上位机程序设计与实现第50-53页
        4.4.1 LabVIEW 简介第50-52页
        4.4.2 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 LabVIEW 程序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智能窗帘模糊 PID 控制器设计第55-67页
    5.1 模糊控制理论第55-56页
        5.1.1 模糊控制技术第55-56页
        5.1.2 模糊集合第56页
        5.1.3 隶属度函数第56页
    5.2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56-60页
        5.2.1 模糊化和精确输入量的尺度变换第57-58页
        5.2.2 模糊知识库的建立第58-59页
        5.2.3 模糊推理第59-60页
        5.2.4 模糊输出量清晰化设计第60页
    5.3 模糊 PID 控制策略第60-61页
    5.4 模糊 PID 控制器算法实现第61-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调试与分析第67-75页
    6.1 调试与测量结果第67-70页
    6.2 模糊仿真实验与分析第70-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7.1 总结第75-76页
    7.2 未来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控制系统硬件原理图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饲养模式对黄山黑鸡J亚群禽白血病、鸡白痢感染情况的影响
下一篇:菜籽饼固态发酵菌株筛选及其发酵产品在猪日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