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轴心通风器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蜂窝结构通风器的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方案 | 第16-17页 |
第2章 通风器中蜂窝结构的油气分离机理 | 第17-27页 |
2.1 轴心通风器结构及其分离机理 | 第17-19页 |
2.1.1 轴心通风器结构 | 第17-18页 |
2.1.2 轴心通风器内流动状态 | 第18页 |
2.1.3 轴心通风器的分离机理 | 第18-19页 |
2.2 蜂窝结构油气分离机理概述 | 第19-20页 |
2.3 颗粒在蜂窝中的受力情况 | 第20-26页 |
2.3.1 气流拽力 | 第20-22页 |
2.3.2 离心力 | 第22页 |
2.3.3 科氏力 | 第22页 |
2.3.4 压力梯度力 | 第22-23页 |
2.3.5 视质量力 | 第23页 |
2.3.6 巴西特(Basset)加速度力 | 第23页 |
2.3.7 马格努斯(Magnus)升力 | 第23-24页 |
2.3.8 萨夫曼(Saffman)升力 | 第24页 |
2.3.9 热泳力 | 第24-25页 |
2.3.10 布朗力 | 第25页 |
2.3.11 光电泳力、声泳力 | 第25-26页 |
2.4 颗粒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 | 第26-27页 |
第3章 CFD计算验证 | 第27-35页 |
3.1 计算域的选取及网格的划分 | 第27-28页 |
3.2 空气与滑油颗粒的物性参数 | 第28-29页 |
3.3 连续相流动模型 | 第29-31页 |
3.3.1 雷诺应力模型 | 第29-30页 |
3.3.2 近壁区处理 | 第30-31页 |
3.4 分散相模型 | 第31-33页 |
3.4.1 DPM模型 | 第31-32页 |
3.4.2 壁面液膜模型 | 第32-33页 |
3.4.3 随机追踪模型 | 第33页 |
3.5 边界条件及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33页 |
3.6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第33-35页 |
第4章 不考虑科氏力时滑油颗粒在蜂窝孔中的运动 | 第35-48页 |
4.1 颗粒运动方程 | 第35-37页 |
4.2 颗粒运动方程的解 | 第37-41页 |
4.3 不考虑科氏力时颗粒运动分析 | 第41-45页 |
4.4 不考虑科氏力时最小分离粒径及其影响因素 | 第45-48页 |
第5章 考虑科氏力时滑油颗粒在蜂窝孔中的运动 | 第48-64页 |
5.1 颗粒运动方程 | 第48-49页 |
5.2 考虑科氏力时颗粒运动及最小分离粒径和分离效率求解 | 第49-58页 |
5.2.1 考虑科氏力时颗粒运动情况分析 | 第49-50页 |
5.2.2 计算分离效率 | 第50-51页 |
5.2.3 求解考虑科氏力时的颗粒运动方程 | 第51-58页 |
5.3 考虑科氏力时颗粒运动及最小分离粒径和分离效率分析 | 第58-64页 |
5.3.1 转速和流量对最小分离粒径和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2 蜂窝结构参数对最小分离粒径和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59-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