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与对策探讨--以存在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导语 给小孩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现实表现 | 第9-10页 |
二、有关学习倦怠研究的现状 | 第10-15页 |
1、学习倦怠的概念 | 第10-12页 |
2、学习倦怠的表现形式 | 第12-13页 |
3、关于学习倦怠研究的现有成就 | 第13-15页 |
三、本研究的提出 | 第15-17页 |
1、前人研究多将学习倦怠归因于压力过大 | 第15-16页 |
2、研究视角的转换:从关注外部压力到关注内能建设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梳理 | 第17-24页 |
一、存在与存在的世界 | 第17-19页 |
1、人的存在 | 第17-18页 |
2、存在的三个世界 | 第18页 |
3、存在的基本特点 | 第18-19页 |
二、罗·洛梅的存在主义人格构成论 | 第19-21页 |
1、自由是存在的基础 | 第20页 |
2、个体性是自我的前提 | 第20页 |
3、社会整合是完整存在的条件 | 第20-21页 |
4、宗教紧张感是人格完善的动力 | 第21页 |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视野下理解积极自由 | 第21-24页 |
1、积极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自我寻求 | 第21-22页 |
2、积极自由是个体对自我选择的追寻 | 第22-23页 |
3、积极自由是要求自我实现的自由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学习倦怠与积极自由间的关系探索 | 第24-29页 |
一、积极自由是个体自我成长的必要保障 | 第24-27页 |
1、自我的性质 | 第24-25页 |
2、积极自由对自我成长的重要意义 | 第25-27页 |
二、学习倦怠是中学生自我成长受阻的行为表达 | 第27-29页 |
1、中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 第27页 |
2、学习倦怠是对自我成长受阻的反抗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教育影响中学生积极自由的三种表现 | 第29-33页 |
一、各种规则控制生活——自我寻求的自由被限制 | 第29-31页 |
1、时空控制严格,学生躯体疲惫 | 第29-30页 |
2、思想控制成习惯,自我寻求受阻碍 | 第30-31页 |
二、整合能力发展不足——自我选择的自由被限制 | 第31页 |
1、整合能力是自我选择的保障 | 第31页 |
2、后天教育环境整合能力发展不良 | 第31页 |
三、认知需求过度满足——自我实现的动力被破坏 | 第31-33页 |
1、自我实现的动力来源于优势需求的更替 | 第32页 |
2、"被满足"的认知需求无法产生动力作用 | 第32-33页 |
第五章 解决中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 | 第33-39页 |
一、转变学习观念满足学生自我寻求的自由 | 第33-34页 |
1、学习的目的是丰富人生 | 第33页 |
2、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 | 第33-34页 |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第34页 |
二、建设学习环境释放学生自我选择的自由 | 第34-36页 |
1、分散学校责任 | 第35页 |
2、强调家长责任 | 第35-36页 |
三、调整学习手段达成学生自我实现的自由 | 第36-39页 |
1、从错误和问题中学习 | 第37页 |
2、从讨论和对话中学习 | 第37-39页 |
结语 天赋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