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1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解析第12-22页
   ·游戏的概念第12-16页
     ·定义的困难第12页
     ·游戏的“家族相似性”第12-13页
     ·游戏的相似性特征第13-16页
     ·游戏的描述性定义第16页
   ·游戏教学的概念第16-18页
     ·游戏教学的定义第16-17页
     ·游戏教学的形式是游戏,本质是教学第17页
     ·游戏教学相关概念的辨析第17-18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概念第18-19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实质:对道德生活的模拟体验与反思第19-22页
     ·游戏的形态:游戏是对生活的模仿第19-20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道德生活的隐喻第20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特殊性:教学游戏与经验反思的结合第20-22页
第2章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依据第22-28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符合初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第22-24页
     ·认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能抽象思考道德问题第22-23页
     ·元认知能力发展,促进道德的内省和自主学习第23-24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符合道德体验学习的要求第24-25页
     ·道德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第24-25页
     ·游戏教学是体验式的德育方式第25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第25-28页
     ·教学游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第26页
     ·游戏教学引导自主的道德学习第26-27页
     ·参与教学游戏是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的过程第27-28页
第3章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作用机制第28-34页
   ·游戏形式:促进道德学习动机内化第28-29页
     ·道德教育目标的外部性第28页
     ·游戏动机的内在性第28-29页
     ·教学游戏的"游戏性动机效应"第29页
   ·游戏任务:隐含道德训练目标第29-32页
     ·游戏任务激活、调用、强化个体机能第29-30页
     ·各类游戏任务下的机能训练第30-31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游戏任务指向道德训练第31-32页
   ·游戏过程:道德认知、情感唤起与行为模拟第32-34页
     ·游戏中的道德规范发现学习第32页
     ·游戏中的道德情感唤起与移情第32-33页
     ·游戏中的道德行为模拟练习第33-34页
第4章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实施第34-44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的编制第34-36页
     ·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游戏的任务第34页
     ·根据游戏任务和生活事件原型设计游戏程序第34-35页
     ·拟定游戏规则第35-36页
     ·游戏化整饰第36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编制流程图第36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游戏的类型和功能第36-38页
     ·导入游戏第37-38页
     ·主题游戏第38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选用第38-40页
     ·重点内容的教学第39页
     ·学生适应发现式的道德学习模式第39页
     ·教师具有团队型的领导风格第39-40页
     ·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第40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流程第40-44页
     ·教学与游戏的情境转换第40-41页
     ·游戏过程的学生体验和教师的组织与观察第41-42页
     ·游戏释义与课程目标回归第42-44页
第5章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困难与对策第44-48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困难第44-46页
     ·游戏时空封闭,所学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迁移受阻第44页
     ·游戏心境易变,影响游戏教学的稳定性第44-45页
     ·学生的游戏竞争倾向过强,转移教学游戏的目标第45-46页
   ·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困难的对策第46-48页
     ·课堂启发"善端",学校生活延续课堂道德教育第46页
     ·纠正教学游戏的休闲倾向,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成长第46-47页
     ·回应竞争背后的成就动机,转变成就模式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与对策探讨--以存在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研究
下一篇:中学地理实验的实证和探究性研究--以热力环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