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合情推理的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4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页 |
(二) 斯腾伯格的三重智力理论 | 第14-15页 |
(三)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 | 第15-16页 |
(四)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 第16页 |
四、合情推理涵义的界定及其主要形式 | 第16-18页 |
(一) 合情推理涵义的界定 | 第16页 |
(二) 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整理 | 第18-26页 |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18-19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三)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四)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18-19页 |
(五)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 第19页 |
二、调查结果的整理 | 第19-26页 |
(一) 归纳推理题目的结果统计 | 第19-22页 |
(二) 类比推理题目的结果统计 | 第22-26页 |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 第26-32页 |
一、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26-29页 |
(一) 学生调查问卷的结论 | 第26-27页 |
(二) 教师访谈的结论 | 第27-29页 |
二、对研究结论的分析与思考 | 第29-32页 |
(一) 教师缺乏合情推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 第29页 |
(二) 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29-30页 |
(三) 教师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不明确,缺乏合情推理的应用意识 | 第30-31页 |
(四) 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自身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成正相关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促进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的建议 | 第32-40页 |
一、促进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发展的建议 | 第32-35页 |
(一) 在不同的内容领域中渗透对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拓宽培养的途径 | 第32-33页 |
(二) 加强归纳推理方法的指导 | 第33-34页 |
(三) 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 第34-35页 |
二、促进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建议 | 第35-40页 |
(一) 应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 第35-38页 |
(二) 在教学中应注重类比思想的渗透和方法的指导 | 第38-39页 |
(三) 应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和培养的层次性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