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缘由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对国内外课堂教学互动研究的思考 | 第14-15页 |
·课堂教学互动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互动 | 第15页 |
·课堂教学互动 | 第15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文献法 | 第16页 |
·观察法 | 第16页 |
·访谈法 | 第16-17页 |
2.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现状调查 | 第17-29页 |
·互动类型的现状调查 | 第17-21页 |
·互动类型的划分 | 第17页 |
·互动类型的现状调查 | 第17-19页 |
·各种互动类型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19-21页 |
·师个互动在各种互动类型中的互动时间最长 | 第19-20页 |
·师组互动是运用最少的一种互动类型 | 第20页 |
·个个互动,各位教师对其采用次数相差悬殊 | 第20页 |
·组组互动在互动次数、互动时间所占比例较低 | 第20页 |
·师班互动是受到各位教师青睐的一种互动类型 | 第20-21页 |
·个班互动是极为少用的一种互动类型 | 第21页 |
·互动内容的现状调查 | 第21-29页 |
·师个互动内容 | 第22-24页 |
·师组互动内容 | 第24-25页 |
·个个互动内容 | 第25-26页 |
·组组互动内容 | 第26页 |
·师班互动内容 | 第26-27页 |
·个班互动内容 | 第27-29页 |
3.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影响因素 | 第29-37页 |
·教师 | 第29-31页 |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 第29-30页 |
·教师的知识结构 | 第30页 |
·教师的期待 | 第30-31页 |
·学生 | 第31-32页 |
·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 第31-32页 |
·学生的参与度 | 第32页 |
·教学内容 | 第32-35页 |
·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 第32-33页 |
·教学内容的情境性 | 第33页 |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 第33-35页 |
·课堂环境 | 第35-37页 |
·物理环境 | 第35页 |
·心理环境 | 第35-37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7-45页 |
·结论 | 第37-41页 |
·课堂师生互动中,个体互动机会不均等 | 第37页 |
·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互动中体现得不够明显 | 第37-38页 |
·课堂互动内容中存在虚假的互动 | 第38-40页 |
·认知、方法、情感三维内容在课堂互动中体现得不均衡 | 第40页 |
·课堂互动内容中表扬、激励的话语少 | 第40-41页 |
·课堂管理不佳,导致课堂互动的效果差 | 第41页 |
·建议 | 第41-45页 |
·学习、认同、内化教育新理念,并运用其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互动,从而达到课堂互动内容的均衡学习 | 第42页 |
·针对学情设计互动内容,做到精心备课,剔除课堂互动中虚假的内容 | 第42-43页 |
·创设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 第43页 |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集体的能力,创造和谐的课堂互动空间 | 第43页 |
·建立积极的教育评价机制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