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A里AB”格式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9页
     ·现阶段"A里AB"格式研究存在的问题第7-9页
     ·现代汉语中重叠形式的研究现状第9页
   ·研究概况第9-14页
     ·现代汉语中重叠形式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研究第10-11页
     ·现代汉语关于"A里AB"格式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现代汉语拟声词及"A里AB"拟声词研究概况第13-14页
   ·研究方法和范围第14-15页
第2章 "A里AB"格式的性质和界定第15-20页
   ·"A里AB"格式的界定第15-17页
     ·"A里AB"格式名称的界定第15页
     ·"里"的界定第15-17页
   ·"A里AB"格式的性质第17-19页
   ·"A里AB"格式的整体特点第19-20页
第3章 "A里AB"格式的分类及外部特征第20-31页
   ·"A里AB"格式的分类第20页
   ·"A里AB"格式的外部特征第20-28页
     ·"A里AB"格式的字形特点第20-23页
     ·A、B的词性第23-27页
     ·"A里AB"格式的重叠条件第27-28页
     ·"A里AB"格式的重叠的认知理据第28页
   ·"A里AB"格式的词性第28-29页
   ·"A里AB"格式的音调特点第29-31页
第4章 "A里AB"格式的句法功能与语用特征第31-51页
   ·"A里AB"格式的基本句法功能第31-36页
     ·状态词形容词"A里AB"的句法功能第31-34页
     ·拟声状态词"A里AB"格式的句法功能第34-36页
   ·"A里AB"格式的组合功能第36-39页
     ·"A里AB"+的第36-37页
     ·"A里AB"+"又"构成"A里又AB"第37页
     ·"A里AB"格式受时间副词修饰第37页
     ·"A里AB"格式前面加上表程度的指示代词第37-38页
     ·"A里AB"格式句中位置转变第38-39页
   ·"A里AB"格式句法功能中的限制第39-40页
   ·"A里AB"格式句类分布第40-41页
   ·"A里AB"格式的语用特点第41-51页
     ·表达性特征第41-43页
     ·较强的口语性与形象性第43页
     ·"A里AB"格式的连用第43-45页
     ·"A里AB"格式的语用突破第45-50页
     ·"A里AB"格式的语体分布第50-51页
第5章 "A里AB"格式的语义特点第51-59页
   ·"A里AB"格式状态形容词语义特点第51-56页
     ·状态性第51页
     ·程度态第51-52页
     ·憎恶性的相对性第52-53页
     ·评估性第53页
     ·个体性(单复数的表现)第53-54页
     ·语境性、对举性与修辞性第54-55页
     ·绘人性和绘物性第55-56页
   ·"A里AB"格式拟声状态词语义特点第56-59页
     ·修辞性第56-57页
     ·摹拟性第57页
     ·丰富的色彩义第57-59页
第6章 "A里AB"格式的比较研究第59-69页
   ·与其它近似格式的比较第59-62页
     ·与"AABB"比较第59-61页
     ·与"A里BC"比较第61-62页
   ·与古汉语格式的比较第62-65页
   ·与方言格式的比较第65-69页
结论第69-70页
附表A (按音序)第70-71页
附表B (按照重叠后词性)第71-72页
附表C (按照普通话和方言)第72-73页
附表D (按照自足和非自足)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级汉语综合课词汇与语法教学案例分析
下一篇:《杂宝藏经》新词新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