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1934年以前南京食品卫生管理 | 第14-31页 |
第一节 卫生部门沿革及食品管理专业化 | 第14-19页 |
一、设立卫生局 | 第14-15页 |
二、改设卫生课 | 第15-16页 |
三、增设卫生处 | 第16页 |
四、恢复卫生局 | 第16-17页 |
五、扩大卫生事务所 | 第17-19页 |
第二节 食品卫生的日常监管 | 第19-31页 |
一、肉类食品的检验 | 第19-22页 |
二、饮用水水质的改良 | 第22-25页 |
三、饮食卫生行业的管理 | 第25-28页 |
四、菜市场的兴建与管理 | 第28-29页 |
五、饮食小贩的取缔 | 第29-31页 |
第二章 1934年“毒盐案”与南京食品卫生管理 | 第31-47页 |
第一节“乙和祥”对南京盐业的垄断 | 第31-34页 |
第二节“毒盐案”的发生及其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一、“毒盐事件”的爆发 | 第34-35页 |
二、“毒盐事件”发生的原因 | 第35-37页 |
第三节“毒盐案”的处理及其经过 | 第37-43页 |
一、各相关机关对“毒盐案”的态度 | 第37-40页 |
二、“食盐含毒”的分析 | 第40-42页 |
三、“毒盐案”的处理善后 | 第42-43页 |
第四节“毒盐案”后南京食品卫生管理 | 第43-47页 |
一、强化对卫生营业的监管 | 第43-44页 |
二、加强对小贩的管理 | 第44页 |
三、开展乡村肉品检验 | 第44页 |
四、加强对菜市场的管理 | 第44-47页 |
第三章 1927—1937年南京食品卫生管理的评价 | 第47-56页 |
第一节 食品卫生管理的成绩 | 第47-52页 |
一、设立卫生试验所对食品进行科学化验 | 第48-49页 |
二、举办训练班培养商民食品卫生知识 | 第49-50页 |
三、采取人性化措施促进市民饮食卫生 | 第50-52页 |
第二节 食品卫生管理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52-56页 |
一、食品卫生管理经费不足 | 第52-53页 |
二、市民食品卫生意识淡薄 | 第53-54页 |
三、食品卫生监管取缔不力 | 第54-56页 |
余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