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顺手”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0. 引言第10-18页
    0.1 选题缘由及价值第10-11页
    0.2 研究综述第11-16页
        0.2.1 近义副词比较研究概述第11-12页
        0.2.2 对“顺手”类副词的专门研究第12-13页
        0.2.3 工具书对“顺手”类词语的解释第13-16页
    0.3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16页
        0.3.1 研究范围第16页
        0.3.2 研究方法第16页
    0.4 特殊说明第16-18页
1. 现代汉语“顺手”的用法考察第18-31页
    1.1 句法功能考察第18-23页
        1.1.1 形容词“顺手”第18-19页
        1.1.2 副词“顺手”第19-23页
    1.2 语义、语用考察第23-31页
        1.2.1 形容词“顺手”的语义考察第23-24页
        1.2.2 副词“顺手”的语义考察第24-28页
        1.2.3 副词“顺手”与“de(地)”的搭配使用情况第28-29页
        1.2.4 副词“顺手”与其他副词的共现情况第29-31页
2. “顺手”的词汇化进程和动因分析第31-36页
    2.1 “顺手”的词汇化进程考察第31-33页
        2.1.1 动宾短语:动词“顺”+名词“手”第31页
        2.1.2 重新分析阶段:V1(“顺”)+N1(“手”)+V2+N2\顺手+V+N第31-32页
        2.1.3 动宾式双音词“顺手”第32-33页
    2.2 “顺手”的词汇化动因第33-36页
        2.2.1 主要动因:语义条件的限制第33-34页
        2.2.2 其他动因第34-36页
3. “顺手”的语法化进程和动因分析第36-44页
    3.1 “顺手”的语法化进程考察第36-42页
        3.1.1 动宾短语“顺+手”→形容词“顺手1”→泛化的形容词“顺手”第36-39页
        3.1.2 动宾短语“顺+手”→副词“顺手1”→泛化的副词“顺手”第39-42页
    3.2 “顺手”语法化动因第42-44页
        3.2.1 高频使用第43页
        3.2.2 句法位置的改变第43页
        3.2.3 相关成分的变化(语境诱发)第43页
        3.2.4 语义泛化第43-44页
4. 现代汉语副词“顺手”与相关副词“顺便”的比较研究第44-52页
    4.1 “顺手”和“顺便”的使用情况比较第44-46页
        4.1.1 “顺手”和“顺便”的句法功能比较第44-45页
        4.1.2 副词“顺手”与“顺便”的语义比较第45-46页
    4.2 “顺便”的篇章衔接功能第46-50页
    4.3 “顺手”和“顺便”的语用价值比较第50-52页
5. 岳西方言中“顺手”的使用情况考察第52-58页
    5.1 岳西方言中“顺手”义副词的最早表述形式第52页
    5.2 岳西方言中不同性质的“顺手”的使用情况第52-54页
        5.2.1 名词“顺手”第52-53页
        5.2.2 形容词“顺手”第53-54页
        5.2.3 副词“顺手”第54页
    5.3 岳西方言“顺手”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第54-58页
6. 结语第58-62页
    6.1 结论第58-61页
        6.1.1 现代汉语“顺手”的用法考察第58-59页
        6.1.2 “顺手”的词汇化进程和动因分析第59页
        6.1.3 “顺手”的语法化进程和动因分析第59页
        6.1.4 现代汉语副词“顺手”与相关副词“顺便”的比较研究第59-60页
        6.1.5 岳西方言中“顺手”的使用情况考察第60-61页
    6.2 不足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源低浓度NO和H2O2对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企业层级下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