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言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课堂讨论法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3页 |
2.2 课堂讨论法的主要特征 | 第13-14页 |
2.2.1 以学生为主体 | 第13页 |
2.2.2 体现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 第13-14页 |
2.2.3 具有开放性 | 第14页 |
2.2.4 具有互动性 | 第14页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3.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2.3.2 认知心理学 | 第15页 |
2.3.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5页 |
2.3.4 发现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3 课堂讨论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3.1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6页 |
3.2 基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16-17页 |
3.3 地理学科性质的要求 | 第17-18页 |
4 中学地理课堂讨论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18-25页 |
4.1 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 第18页 |
4.2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18页 |
4.3 调查对象 | 第18页 |
4.4 中学地理课堂讨论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 第18-25页 |
4.4.1 讨论主题缺乏设计,学生无话可说 | 第19-21页 |
4.4.2 讨论分组机制混乱 | 第21-22页 |
4.4.3 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 | 第22-23页 |
4.4.4 教师参与度不高 | 第23页 |
4.4.5 总结和评价形式单一 | 第23-25页 |
5 课堂讨论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第25-33页 |
5.1 准备阶段 | 第25-27页 |
5.1.1 设置科学合理的讨论议题 | 第25-26页 |
5.1.2 指导学生搜集地理相关资料 | 第26-27页 |
5.2 讨论阶段 | 第27-31页 |
5.2.1 合理的分组机制 | 第27-28页 |
5.2.2 教师的有效参与 | 第28-29页 |
5.2.3 学生的积极讨论 | 第29-31页 |
5.3 总结与评价 | 第31-33页 |
5.3.1 及时总结 | 第31页 |
5.3.2 恰当评价 | 第31-33页 |
6 教学案例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附录 1: 课堂讨论法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第39-41页 |
附录 2: 教师访谈提纲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