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相关研究进展第11-13页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3-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5页
        1.4.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2 研究综述第17-25页
    2.1 工作倦怠的概念第17-19页
    2.2 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2.3 工作倦怠的测量第21-25页
3 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现状第25-28页
    3.1 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第25-26页
    3.2 民办高校教师特点第26-28页
4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状态及倦怠差异研究第28-47页
    4.1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的开发第28-34页
        4.1.1 工作倦怠表现维度确立第28-29页
        4.1.2 量表的检验与完善第29-34页
    4.2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现状研究第34-36页
        4.2.1 调研的准备及过程第34-35页
        4.2.2 调研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民办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第36-47页
        4.3.1 倦怠差异研究的目的第36页
        4.3.2 倦怠差异的维度选择第36-37页
        4.3.3 倦怠差异性分析第37-47页
5 应对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对策研究第47-59页
    5.1 针对不同情况的民办高校教师改善工作倦怠的建议第47-52页
        5.1.1 不同性别第47页
        5.1.2 不同婚姻状况第47-48页
        5.1.3 不同年龄第48-49页
        5.1.4 不同学历第49-50页
        5.1.5 不同工作年限第50-51页
        5.1.6 不同职称第51-52页
        5.1.7 不同所授科目第52页
    5.2 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应对策略第52-59页
        5.2.1 社会第52-54页
        5.2.2 政府第54-55页
        5.2.3 学校第55-57页
        5.2.4 教师自身第57-59页
6 研究结论和研究不足第59-61页
    6.1 研究结论第59页
    6.2 研究不足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Ⅰ第67-69页
附录Ⅱ第69-71页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人微型学习中的导向策略探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与PLC控制的三轴工具磨床工作台定位系统研究